- 19.00 KB
- 2022-05-12 10:03:4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路线设计规范中"四级公路平面线形应由直线圆曲线两种要素组成“的理解?路线设计规范第七章公路平面中"四级公路平面线形应由直线圆曲线两种要素组成“另”四级公路的超高、加宽过渡段应设置在紧邻圆曲线的起点或终点的直线上“!是否理解为四级公路不能设置缓和曲线?其用意何在?经过初步计算,四级公路当半径小于70时超高过渡段长度需要21米,小于30米需要过渡段长30米,如果过渡段全部设置在直线上分别则需要40和60米的直线,必然造成路线是一段曲线加一段直线的组合,而不容易出现连续曲线。而四级路往往出现在地形复杂的地区教多,线形与地形结合似乎会差些吧!等等。。。反正有点晕![[i]本帖最后由yyy114于2006-10-1423:14编辑[/i]]xsshhl发表于2009-10-3117:48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
你说的问题很实际,我在设计里也碰到这个疑问,现在还未释怀。对规范我通读,理解如下,很多东西是猜测:7.4.1四级公路的直线同小于表7.4.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径相连接处,应设置超高、加宽过渡段。(对于设计速度20km/h,路拱≤2%,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为150m)7.7.1四级公路的直线同小于表7.4.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径相连接处,和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的圆曲线径相连接处,应设置超高、加宽过渡段。(这里面的意思就出现了两层: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为150m;2、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为250m。是不是很矛盾?)9.2.1两反向圆曲线间不应设置短直线段,否则应调整线形设置为S形曲线。(这里短直线标准是多少?2倍V么)设计速度等于或小于40km/h的双车道公路,两相邻反向圆曲线无超高时可径相衔接,无超高有加宽时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加宽过渡段;两相邻反向圆曲线设有超高时,地形条件特殊困难路段的直线长度不得小于15m。(大概的意思我是看懂了,两相邻的反向圆曲线之间的10m长直线可否作为共同的加宽过渡用,还是说2个圆曲线应该有各自独立的加宽过渡段。我的理解是这样:因为是反向,按照内侧加宽原则,那么10m长直线对第1圆曲线的加宽过渡是直线段左侧宽度逐渐缩窄,对2圆曲线的加宽过渡是直线段右侧宽度逐渐增宽。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正确。超高过渡段问题同上。)9.2.1两反向圆曲线径相衔接或插入的直线长度不足时,可用回旋线将两反向圆曲线连接组合为S形曲线。(可以看出,S形曲线之间是采用了回旋线连接的。而在7.1.1规定中是这样说的:四级公路平面线形应由直线、圆曲线两种要素组成。也就是说四级公路的反向曲线设置一般不宜做成S形曲线,两反向圆曲线之间用一定长度直线相连比较符合规范。)我在关海土木上看到了同样的疑问-《求救:四级公路“S”型曲线的加宽如何设置???》[url]http://www.ghcivil.com/read.php?tid=11663&page=ea[/url]也是没有什么答案,大家都说四级路可以马虎对待。我的同事中还有直接把两圆曲线相切连接,不设置任何回旋曲线衔接,也没有什么加宽超宽段,我很迷惑。TTTTT发表于2009-10-3119:34关于路线设计规范中"四级公路平面线形应由直线圆曲线两种要素组成“的理解?--------个人认为主要是速度低了,对线形要求不高了!在这种等级路下设置缓和曲线无实际意义,还不如不设的好,还好施工些。gaoxiansheng发表于2009-11-209:45楼上说的基本正确因为四级公路速度低,所以对线形设计不做高标准要求,即不要求设置平面上的缓和曲线,这样线形使用直线和圆曲线直接简单连接就可以了。但是超高和加宽却是必要的,只是建议将超高加宽过渡设置在圆曲线两端的直线段上就可以了。castwaymen发表于2009-11-302:24[b][size=3][color=navy]呵呵,这个问题属盲点问题,经常会出现歧义1、现在的新规范和以前的老规范是一致的,一句话:四级公路可以不设置缓和曲线,由直线形式的超高、加宽过渡段代替(不加宽、不[/color][/size][/b][b][size=3][color=navy] 超高的情况除外)但我们须注意,规范没有说设置缓和曲线就是错误的。[/color][/size][/b][size=3][color=navy][b]2、其实哪怕曲线半径R=800m,设置了缓和曲线LS=80m,也是正确的,作为四级公路这种情况是不会设置超高、加宽了,设置缓和曲线[/b][/color][/size][b][size=3][color=#000080] 纯粹是为了行使舒适、线形更好,例如大草原,曲线前后均有1~2公里长直线,你能不设置大半径曲线么?。[/color][/size][/b][size=3][color=navy][b](前提是,有条件设置大[/b][/color][/size][size=3][color=navy][b] 半径曲线,[/b][/color][/size][size=3][color=navy][b]不能造成大挖大填,否则与四级公路建设理念相悖)。3、这里规范是考虑了四级公路的测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技术条件,以及其他因素,说穿了就是一低线指标。往往有人认为低等级公路[/b][/color][/size][b][color=#000080][size=3] 就是路线指标低、技术含量低、设计难度小,错!!误区!!低等级公路你照样要用心去做,线形组合依然要求合理、线形照样[/size][/color][color=#000080][size=3] 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
要讲优化,工程造价更要讲经济,在构造物方面不但要考虑经济,更要考虑安全(低等级道路也不容许不安全、低等级道路指通行[/size][/color][color=#000080][size=3] 能力低、工程造价低),但往往受投资控制,[/size][/color][color=#000080][size=3]要求设计者精敲细打,还要考虑施工单位的技术条件,毕竟低等级公路施工单位要差些,[/size][/color][/b][color=#000080][b][size=3] 有些细部方面甚至比高等公路设计难度大。[/size][/b][/color][b][size=3][color=#000080]4、一般山岭区建议还是设置缓和曲线,LS不小于20m为宜,这样曲线超高、加宽渐变更平滑、顺畅,其次为今后道路改建升级留 有余地。(我的习惯是Ls=20m是极限,根据地形情况而定,尽可能大一点、标准高一点)5、最后(忠告),不设置缓和曲线,那外业时,你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所有曲线两头要保证有足够的直线段,来渐变超高、加宽,特别是 两反向曲线之间。但是,是人总会疏忽的时候,往往内业时才发现出错,所以建议养成习惯(除大半径外)均设置缓和曲线。[/color][/size][size=3][color=#000080] 注意:低等级道路设计费也低,纸上定线存在“放线调整”费用,对设计单位不经济,一般采用实地定线,就要求“选线量角组”具备的[/color][/size][/b][size=3][color=#000080][b] 很强的素质,良好的习惯是素质的一方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b][/color][/size][[i]本帖最后由castwaymen于2009-11-303:17编辑[/i]]cdlj发表于2009-11-412:39四级路按照规范来说,一般不存在S曲线,除非两个半径都大于不设超高、加宽的半径。楼上的说的对:低等级公路你照样要用心去做,线形组合依然要求合理、线形照样要讲优化,工程造价更要讲经济,在构造物方面不但要考虑经济,更要考虑安全(低等级道路也不容许不安全、低等级道路指通行能力低、工程造价低),但往往受投资控制,要求设计者精敲细打,还要考虑施工单位的技术条件,毕竟低等级公路施工单位要差些,有些细部方面甚至比高等公路设计难度大。非常赞同!!!!!ofwork,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旅游路线设计
- 台湾旅游攻略 台湾4日自助游最佳旅行路线设计
- 地震逃生路线设计
- 本次设计公路路线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 衡枣高速第4合同段路线设计路桥毕业设计说明书
- 2016年工程咨询继续教育考试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试卷02
- 2016年工程咨询继续教育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试卷01
- 4枣庄旅游路线设计说明书
- 2013届毕业设计-xx公路路线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
-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
- 台湾旅游攻略 台湾4日自助游最佳旅行路线设计
-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文本内容
- 云南自驾游最优路线设计
- 《二级公路路线设计-西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
- 旅游路线设计(南京)
- 旅游路线设计(南京)
-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 送货路线设计问题分析(西工大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