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公路路线设计实例 5页

  • 52.50 KB
  • 2022-05-12 10:03:47 发布

沙漠公路路线设计实例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沙漠公路路线设计实例摘要:阿拉尔至和田公路是国道217线经库车、沙雅、阿拉尔向南的延伸,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规划X中“二纵三横”中“二纵”之一国道217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沙漠地区特有的地形条件,综合研究沙漠地区路线设计技术及路线线形设计参数,确定合理原则,以供沙漠地区公路路线设计参考。  关键词:沙漠公路;路线设计  :U41:A:1006-4117(2011)10-0333-01  一、平面设计  (一)路线方案选择与比较:1、路线方案是路线设计中最根本的问题,方案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关系到公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路线在公路X中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即是否满足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的要求和远远利益。2、方案A尽可能的布设在沙漠与胡杨林带边缘,全线安排在和田河东侧不跨越主河道并远离和田河故道,路线总长125.44693Km。从K0+000~K5+900段利用老路,K6+080~K125+446.93为沙漠地段。线形较为流畅并有效控制了成本。方案B跨越河道较多,路线过长,造价过高,线形不太流畅不符合规划标准,所以推荐A方案。   (二)平面指标:1、本段为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的二级公路,沿线地形复杂,盐渍土、软弱土(饱和少粘性土)等不良地质路段分布较广,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格状沙丘、低矮沙地交替分布,胡杨林带宽度变化较大,通行十分不便。布设线位非常困难,布线时尽量采用了比较高的平面指标,尽可能做到平曲顺适,纵面平缓,并使平纵指针均衡、平纵组合得当。2、全段正线共设平曲线14个,平均每千米0.11个,平曲线最小半径1200m,平曲线最大半径7000m,最小缓和曲线长90m,平曲线占路线长度的15.34%;直线最大长度24255.683m。  (三)平曲线超高:1、JD1处路线左右均为农田,为最大限度的利用老路,少占可耕地,平曲线半径R=1200m,缓和曲线LS=90m,根据规范该平曲应设置3%的超高横坡度,超高过渡方式采用绕内边缘旋转,其超高缓和段计算如下:2、LC=BΔi/p=11.5×(31.5)%×150=77.625m,LC取80m。  二、纵断面设计   (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各项规定。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二)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1、最大纵坡;2、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运输成本及造价。各级道路允许的最大纵坡是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以及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全面考虑,合理确定的。大纵坡对载重汽车行驶很不利,上坡会使车速减慢,妨碍后续的快速车辆,使超车需要增多,“强超硬会” 的可能性增大,安全性降低;而下坡会使刹车过热、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各级公路必须对连续上坡和连续下坡路段按平均纵坡进行控制。3、纵坡长度;4、最小坡长的限制主要是从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要求考虑的。最大坡长的限制是指控制汽车在坡道上行驶,当车速下降到最低允许速度时所行驶的距离;5、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6、该路线纵断面设计主要控制点:起点与阿拉尔~图木舒克道路交叉处、塔南总干渠桥、塔南二干渠、沿线各高大沙丘、终点与第二测设段相接处;7、该线为重要的沙漠公路,设计时考虑路线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减少工程防护及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尽量采用高指针的竖曲线半径;8、考虑到软弱土(饱和粉细沙)、盐渍土等不良地质,对K3+500~K6+660、K7+900~K8+060等处进行加高路基高度;9、本段大部分地段地处蜂窝状沙丘之中,设计时在不挖除大的沙丘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保持填挖平衡;10、全线最小坡长240米,竖曲线占路线总长的35.145%,平均每千米变坡1.634次;11、路线最大纵坡:3.00%/1处。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4500米。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3000米。  三、横断面设计  (一)一般布置: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技术等级高的公路,设有中间带、路缘石、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等,均应包括在路基宽度范围内。路面宽度根据设计通行能力及交通量大小而定,一般每个车道宽度为3.50~3.75m,技术等级高的公路及城镇近郊的一般公路,路肩宽度尽可能增大,一般取1~3m,并铺筑硬质路肩,以保证路面行车不受干扰。  (二)标准横断面布置  该段路基采用整体式12m标准二级公路断面。  (1)标准横断面:K0000~K5900段路基宽12m,路面宽11.5m。K5900~K125446.928段路基宽10m,路面宽9.5m。  (2)渐变段:本路线从K5900到K5930处,路面宽度由11.5m渐变到9.5m,渐变率为1/30。   (3)紧急停车带:沙漠路段景观单调,路线长大,司机很容易疲劳,为了交通安全,本设计考虑在靠近胡杨林带的地段每隔约10Km设置一处紧急停车带,全线拟定设置K7+500左侧、K17+000右侧、K25+500左侧、K36+000右侧、K49+300左侧、K57+000右侧、K66+100左侧、K76+700右侧、K89+000左侧、K99+500、K108+600左侧、K118+500右侧等处。其宽度为行车道边缘外3.5m,有效长度30m,渐变长度20m。  单位:商丘市豫东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