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50 KB
  • 2022-05-11 18:30:14 发布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城布道路设计UrbanRoadDesign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34学分:2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三、课程教学目标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1、正确理解和运用城市道路的规范和标准。2、合理布置道路横断面,能进行平、纵、横断面的综合没计。3、能正确分析平交路口和立交路口的交通特性和设计方案。4、掌握各类交叉口一般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能进行立面设计。5、能够描述公用设施和道路排水的一般设U•要点和步骤。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木课程是为全日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开设的介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与实用方法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基本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网规划与设计,城市道路横、平、纵断面设计,城市快速路设计,城市道路平面交叉U及立体交叉U规划与设计,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设计,城市道路景观与绿化设计,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等有关A容。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学会查阅与本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相关规范,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共4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1.1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的功能、特点及国A外发展概况1.2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及几何设计基本依据1.3教学内容: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及基本要求(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 难点:城rtt道路设计的容及基本要求(三)小结我国城市道路的悠久历史,城市道路按城市骨架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按道路性质分: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特殊性道路。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共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汽车行驶速度2教学内容:城市交通流特征2.3教学内容:道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2.4教学内容:道路通行能力计算(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城市交通流特征,交通量,通行能力概念难点:设计小吋交通量及通行能力计算(三)小结交通一般是指人与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城市道路交通分析的理论基础包栝:车辆类型、汽车行驶速度、交通量和道路通行能力等。车辆类型根据不同的研究n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车辆类型决定着车辆的外轮廓尺寸,在道路的设计当中必须考虑车辆的外轮廓尺寸。交通M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而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交通fi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s都有变化。年平均日交通:W:(AADT),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中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控制性指标,用作道路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管理等的依据。交通密度是指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瞬时,单位长度内一个车道或一个方向或全部车道上的车辆数。从车流密度的大小可以判定交通拥挤情况,从而决定采収何种交通管理措施。车头间距力同向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间隔的距离即力车头间距,单位力米/辆。是同向行驶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交通流理论和通行能力计算的重要依据。交通密度又可川车头间距表示:车头时距 当车头间距的间隔用时间(秒)表示时则为车头时距,记为,单位为秒/辆,是交通流理论屮十分重要的指标。车头时距与交通之间的关系为:第三章城市道路网规划与设计(共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3.1教学内容:概述2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网布局结构型式2.3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3.4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方法3.5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网勹对外交通的衔接6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网规划的评价(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城市道路网布局结构型式,城市道路网规划主要技术指标难点: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方法,城市道路网规划的评价(三)小结1、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是巾城市范闱内所有道路组成,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以及地面与地下轨道交通的运行。2、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好比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硬件,是静态的交通设施;城市道路交通好比是城市道路的软件,是动态的交通设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3、我国城市根据当地向然条件、城市运输需要以及城市总体布局的要求,经过改建和建设形成多种不同的道路网结构形式:方格式路网系统、环形放射式路网系统、扇形、自由式路网系统、混合式路网系统、星形组合式。4、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技术指标包括:非直线性系数、道路网密度、道路面积密度、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第四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共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4.1教学内容:横断面设计原则2教学内容:机动车道设计2.3教学内容:非机动车道设计4.4教学内容:分车带及路侧带设计4.5教学内容: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机动车道设计、非机动车道设计、分车带及路侧带设计难点: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三)小结1、城市道路以规划引导设计,以横断谢设计力关键fu]题,城市道路横断根据车行道布置形式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2、机动车道则是指道路上供机动车辆行驶的部分。机动车道的设计包括车行道宽度设计和车行道条数设计。车行道宽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及一定设计车速情况下车辆两侧安全净距的要求;车行道条数的确定则是道路远景设计小吋交通量的预测值及一条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有关3、描述路拱横坡度设计的儿种类型以及横坡的选用。4、了解人行道设计的原理和一般要求。5、理解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罝的思想和道路改建方法。第五章城市道路的平面与纵断面设计(共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3.1教学内容:道路平面设计5.2教学内容: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3教学内容: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组合设计(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锯齿形街沟设计难点: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组合设计(三)小结1、明确规划引导设计方案,平面设计以纸上定线为主要手段。2、了解平曲线半径的技术指标要求和平面图绘制的一般内界。3、纵断而设计应注意满足纵肉排水和管线覆土深度的要求。4、理解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控制点及技术指标的要求。 5、明确锯齿形街沟设计的原因及有关的设计计算方法第六章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共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平面交叉口交通分析与型式选择2.2教学内容: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3教学内容:交叉口的视距与缘石半径6.4教学内容:交叉口的拓宽设计6.5教学内容:环形交叉口设计6.6教学内容:高架路下的平面交叉口设计6.7教学内容:交叉口的立面设计(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平面交叉口的类型及交通组织设计,交叉口的视距与缘石半径,交叉口的立面设计难点:交叉口的立面设计(三)小结1、了解各种交错点产生的原因及平交设计的基本要求。2、说明平交路口的改建方法和常见的交叉类型。3、描述交叉口交通组织方法和设计要求。4、了解交叉口的车道数与通行能力的分析方法和交通信号设计的方法。5、掌握交叉口视距分析方法和转角缘石的半径设计方法。6、说明交叉口拓宽设计和环岛设计的方法、要求。7、掌握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步骤。8、了解刚性路面交叉口立面没计的特点。第七章道路立体交叉设计(共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内容:互通式立交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3.2教学内容:交通流量预测与分析3 教学内容:立交的选型7.4教学内容:立交主线横断面7.5教学内容:立交主线的平纵线形7.6教学内容:立交匝道4.7教学内容:辅助车道7.8教学内容:变速车道、交织路段和集散车道(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互通式立交的交通组织分析及图示、立交匝道、变速车道、交织路段和集散车难点:立交的选型、交通流量预测与分析(三)小结1、了解立交设计的原则和常川的几种设计方案及其特点。2、了解互通式立交相交道路和匝道上车道数设计的要求。第八章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设计(共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5.1教学内容:人行天桥和地道2教学内容:公共交通车站2.3教学内容:停车场8.4教学内容:收费站及加油站(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公交站点布置的要求、停车场的布设要求难点:停车面积的估算方法(三)小结1、了解公交路线的布置原则和公交站点布置的要求。2、了解停车场的布设要求和停车而积的估算方法。3、了解加油站布设的基本要求。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八、教学时数分配《城市道路设计》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54学分:2章次各章标题名称讲授学时实验学时辅导学时备注MS:弟■^单绪论2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分析4弟二单城市道路网规划与没计2第四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7第五章城市道路的平面与纵断面设计8第六章城市快速路设计第七章平而交叉口规划与设计10第八章道路立体交叉设计8第九章城市道路公用设施设计4九、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城市道路设计》,李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01月。参考书:《道路路线设计》,张廷楷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9月。《城市道路设计》,周荣沾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9月。《道路勘测设计》,张金水,张廷楷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使学生了解城市道路设计在城市交通当中的应用,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十一、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十二、其他考核方式为考试占80%,实验与作业占20%(要显示考试或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