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 KB
- 2022-05-12 10:03:3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公路路线设计和存在问题 摘要:良好的公路路线设计不仅能够给公路的施工带来极大便利,而且可以缩短施工期限、节约成本,同时还可以在公路投入使用后给驾驶者带来舒适、安全的行车保障。本文主要对公路路线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问题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引言公路质量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公路建设中,公路的路线设计又尤为重要。公路路线设计要综合考虑地基土质情况、环保、安全、美观、舒适等。如果公路设计不过关,公路质量就无从谈起。日常发现的一些公路沉陷、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故障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公路路线设计不完善。这些故障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公路路线设计在公路工程中至关重要。一、公路路线设计的原则1、质量为本原则7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公路路线设计要严格按照既有的规范和标准来,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平原地区线形设计属于常规设计,按照常规设计规范把握好设计质量即可。山区线形设计比平原地区复杂,除了要控制常规设计质量外,还要注意平面线形、超高的设置、纵面线形设计及爬坡车道和视距等问题。山区公路的平面线形尽可能以曲线为主,以与沿线的地形景观相协调为最佳;在进行超高设置时,要对具体的路段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性分析,以合理设置超高。2、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原则一般情况,路线大的走向在路网规划时就已确定。因此,路线选择需要从路网全局出发,根据路网整体情况决定其中某条道路的走向,以使得整体路网的结构最佳,效益最大化。同时,局部道路的线路选择则需要进一步细化,进行多方案比选。3、多方案比选原则公路线路设计往往穿越地形复杂,不同路段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难度有所差别,尤其是山区道路,路线设计和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不同的方案的论证难度、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造价、工期等也有所差别。因此,有必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从技术角度和经济性角度进行综合取舍,选定局部最佳方案和整体最佳方案。4、注重环保,注意气候对行车安全影响7
山区自然气候复杂,雨雾天气较多。高山地区气候更为复杂,气候多变,横风和极端天气较多,容易对行车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因此,需要在线路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对公路运营安全的影响,采取合理防控措施。二、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直线过长在平原地区,由于路线选择受地形限制很小或者基本不受限制,为了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在路线设计时往往会设计过长的直线段。2、缓和曲线长度不满足综合要求部分公路在路线设计时只满足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而没有综合考虑到路线线形,这样就会出现缓和曲线的长度不符合线形和超高要求。3、超高横坡度及超高过渡段位置不合适公路经过居民区的路段,车辆必须限速,同时车辆必须受到当地交通的管制,这样的情况下适当的减小超高横向坡度是有利的,但是不能够只按照横坡来设计,而是要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来设置不超过4%的超高横坡度。但是往往在设计时只考虑横坡设计,设计相同的双向横坡,这样就不能保证有足够的超高横坡,造成车辆在弯道处转弯困难进而引发交通事故。4、路线连续纵坡超限7
在纵坡设计中,有时只进行了局部坡长限制,而对某段路连续同向的纵坡没有限制,这样就会造成该路段的路线连续纵坡超限,车辆在下坡的时候过多的刹车,导致刹车失灵造成交通事故。三、路线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1、直线设计直线设计是最经济的方式,不但可以减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材料,还可以开阔司机的视野,减少视线盲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并非是一味的将直线设计为公路线形。研究表明,长久设置直线又将导致司乘人员因线型单一,沿线景观单调而引起疲劳,故公路线形设计不能无限制的设置长直线。然而,我国的很多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就存在这一问题。调查显示,我国高速公路许多路段的一次直线长度普遍都超过6km,有的甚至长达10km,因过长的直线导致了驾驶员疲劳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数。实践证明:无论是一般公路7
还是高速公路,过长的直线段易使驾驶员因景观单调而产生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一旦遇见紧急情况,就会因措手不及导致交通事故;同时,在山区地域的公路建设中,由于地形比较复杂,如果设计过多的直线型,就可能需要挖掘隧道,大大增加了工程量,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将公路设计为直线型容易降低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很多驾驶员在长直线路段容易超速行驶,如果路标不清,或者惯性的原因很容易导致车辆在进入直线路段末段后的曲线部分的速度仍然比较高,一旦遇上急弯或者其他突发情况,就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是侧翻。而由于横向的通道和天桥所造成的影响使得路线的纵断面显得上下起伏非常频繁,会对驾驶员的视觉判断造成干扰,误以为那些波浪型的纵面是好几个段落,降低了路段的连续性。因此,在公路线形设计直线设置的时候,要综合各方面条件,在经济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设计为直线型,但直线不宜过长。国外对于这方面有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建议直线设置的长度不宜超过设计速度的二十倍。2、曲线设计7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尤其是在山区地带,受地形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设计缓和曲线。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在缓和曲线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缓和曲线长度的取值,要根据地形条件及需要修建的公路工程的要求来进行勘察设计和计算,缓和曲线的长度要尽可能的准确,长度过短,不但无法起到曲率渐变的效果,还会造成缓和段与剩余圆曲线的衔接和搭配不协调,最终降低了行车的视觉效果;如果取值太大,又会降低线形的组合效果。同时,如果公路工程在后期改造中要进行加宽的时候也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在缓和曲线取值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汽车转向操作的行驶轨迹及路线的顺畅,这是它的前提,通过设置缓和曲线来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产生和增大。因为在车辆突然转弯的时候,如果离心力太大就会产生侧向冲击力,很容易造成侧翻。同时,过长的缓和曲线也会降低公路的美感。3、利用先进技术现在的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直接对路线进行模拟设计,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比较选出最合理的路线设计方案,通过计算机对整个过程进行一体化和流程化设计。GIS(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与计算机的技术,它是依据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地理模型,再采用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科学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公路选线中,它具有空间分析功能,通过空间分析功能为设计者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解决路线设计问题,人们可以利用它从宏观、科学的角度来选择路线;公路路线平面设计中,采用GIS技术,在计算机辅助下,能够很快的计算出各曲线要素,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在屏幕上供人们观察。通过GIS技术,设计者可以得到所定的平面方案所对应的纵、横断面信息和纵、横断面地面线略图,同时还能显示或输出多组参数下的图案,供设计人员比较分析,以选定最佳路线。结束语7
当前的公路路线设计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为以后公路投入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完善的路线设计方案不仅可以为以后的施工节约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公路服务质量。因此设计工作者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合理设计路线方案,为交通车辆提供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参考文献[1]李厦,叶丹燕.浅谈高速公路路线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吴志强.关于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组织协调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张益华.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