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8.44 KB
- 2022-05-11 18:34:2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通信电子线路综合设计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每人要提交一份设计报告,格式按照课程设计的样式2.报告内容包括:(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2)LC振荡器的设计;(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时间安排:1.理论讲解,老师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根据选题开始查找资料;2.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1)确定技术方案、电路,并进行分析计算,时间1天;(2)选择元器件、安装与调试,或仿真设计与分析,时间2天;(3)总结结果,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时间2天。指导教师签名:201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目录摘要2Abstract3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41.1实验原理41.2设计过程61.2.1选定电路形式61.2.2设置静态工作点71.2.3谐振回路参数计算81.2.4确定耦合电容与高频滤波电容:91.2.5仿真结果92.LC三点式反馈振荡器设计112.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工作原理分析112.1.1串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132.1.2并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振荡器(西勒电路)142.2设计过程152.2.1静态工作电流的确定152.2.2确定主振回路元器件162.2.3仿真结果173.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193.1实验原理193.2设计过程203.2.1.设计要求203.2.2确定功放的工作状态203.2.3基极偏置电路计算213.2.4计算谐振回路与耦合线圈的参数223.2.5电源去耦滤波元件选择223.2.6仿真结果234.小结与体会255.参考文献26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摘要通信电子线路学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科学技术,发展及其迅速。要想学好这门技术,首先是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然后要技术训练,进而培养我们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设计电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培养正确处理数据、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检查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同时也加深我们对电子产品的理解。本文对高频调谐小信号放大器,LC振荡器,高频功放电路设计原理作了简要分析,同时,研究了各个电路的参数设置方法。并利用其它相关电路为辅助工具来调试放大电路,解决了放大电路中经常出现的自激振荡问题和难以准确的调谐问题。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理论依据和调试方案,从而实现了快速、有效的分析和制作高频放大器,振荡器和功放电路。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是将高频小信号或接收机中经变频后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已达到下级所需的激励电压幅度。LC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标准的信号源。高频功放的作用是以高的效率输出最大的高频功率。三部分都是通信系统中无线电收发信机所用到的技术,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关键词:高频放大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LC振荡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AbstractCommunicationElectronicCircuitscienceisaverybroadapplic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rapiddevelopment.Tolearnthistechnique,thefirstsystematicstudyofbasictheory,andthentotechnicaltraining,andtocultivateourabilitytointegratetheorywithpractice,thecircuitdesignskills,practicalability,andthedevelopmentofaproperdataprocessing,analysisandsynthesisofexperimentalResults,inspectionandtroubleshootingcapabilities.Alsodeepenourunderstandingofelectronicproducts.Thisdesignmakesasummaryanalysisoflittlesignalamplifiersforhighfrequency,LCscillatorandhighfrequencypoweramplificationcircuit.Cntemporary,Itesearchesdifferentkindsofpreferencesoptimization.Italsomakesuseofotherinterrelatedcircuitsasaccessoryappliancestodebugamplificationcircuit.Sothattheproblemofself-excitationscillatorissolvedthatusuallyappearsintheamplificationcircuitsandsomeotherdebugerrorreports.Itgivesspecifictheoreticalbasisandthetestmethodthatresultsinfastandeffectivelytoanalysis,makelittlesignalamplifiersforhighfrequency,LCscillatorandhighfrequencypoweramplificationcircuit.Littlesignalamplifiersforhighfrequencyistoamplifylittlesignalandintermediatefrequencysignal.LCscillatoristoengenderthestandardsource.highfrequencypoweramplificationcircuitistooutputthamaximalhighfrequencypowerthroughthehighefficiency.Thethreepartsarealltechniquethatisoftenusedinradiotransceiver,sotheyareusedwidelyinthelifeandstudy.Keywords:highfrequencyamplifier,high-frequencyharmonicpoweramplifiers,LCoscillation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设计1.1实验原理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常指各种收/发信机或电子设备中的高频电压放大器,其作用是将高频小信号或接收机中经变频后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以达到下级电路所需的激励电压幅度。为使放大信号不失真,放大器负载不是纯电阻而是用LC谐振回路,且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即甲类状态,属窄带电压放大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作用就是放大无线电设备中的高频小信号,以便作进一步变换或处理。所谓“小信号”,主要是强调放大器应工作在线性范围。高频余地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基本构成相同,都包括有源器件(晶体管、集成放大器等)和负载电路,但有源器件的性能及负载电路的形式有很大差异。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基本类型是以各种选频网络作负载的频带放大器,在某些场合,也采用无选频作用的负载电路,构成宽带放大器。频带放大器最典型的单元电路如图1-1所示,由单调谐回路做法在构成晶体管调谐放大器。图1-1频带放大器电路高频小信号频带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中心频率: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它是设计放大电路时,选择有源器件、计算谐振回路元件参数的依据。(2)增益:指放大器对有用信号的放大能力。通常表示为在中心频率上的电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压增益和功率增益。电压增益功率增益式中、分别为放大器中心频率上的输出、输入电压幅度,、分别为放大器中心频率上的输出、输入功率。增益通常用分贝表示。(1)通频带:指放大电路增益由最大值下降3db时对应的频带宽度。它相当于输入不变时,输出电压由最大值下降到0.707倍或功率下降到一半时对应的频带宽度,如图1-2所示。图1-2通频带的定义(2)选择性:指放大器对通频带之外干扰信号的衰减能力。通常有两种表征方法:其一,用矩形系数说明邻近波道选择性的好坏。设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如图4—3所示,矩形系数定义为:式中为相对电压增益(或相对电压输出幅度)下降到0.7时的频带宽度,亦即放大器的通频带B;为相对电压增益下降到0.1师的频带宽度。显然,理想矩形系数应为1,实际矩形系数均大于1。其二,用抑制比来说明对带外某一特定干扰频率信号抑制能力的大小,其定义为中心频率上功率增益与特定干扰频率上的功率增益之比。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用分贝表示,则为1.2设计过程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般用于放大微弱的高频信号,此类放大器应具备如下基本特性:只允许所需的信号通过,即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放大器的增益要足够大。放大器工作状态应稳定且产生的噪声要小。放大器应具有一定的通频带宽度。除此之外,虽然还有许多其它必须考虑的特性,但在初级设计时,大致以此特性作考虑即可.基本步骤是:1.2.1选定电路形式依设计技术指标要求,考虑高频放大器应具有的基本特性,可采用共射晶体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设计参考电路见图1-3所示。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图1-3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原理图典型的单调谐谐振放大器原理如图,图中放大管选用9018,该电路静态工作点Q主要由Rb1和Rw1、Rb2、Re与Vcc确定。利用和、的分压固定基极偏置电位,如满足条件:当温度变化↑→↑→↓→↓→↓,抑制了变化,从而获得稳定的工作点。由此可知,只有当时,才能获得恒定,故硅管应用时,。只有当负反馈越强时,电路稳定性越好,故要求,一般硅管取:。为了减轻负载对回路的的影响,输出采用了部分接入的方式。1.2.2设置静态工作点由于放大器是工作在小信号放大状态,放大器工作电流一般在0.8-2mA之间选取为宜,设计电路中取,设。因为:而所以:因为:(硅管的发射结电压为0.7V)所以:因为:所以:因为:而取则:取标称电阻8.2KΏ因为:则:,考虑调整静态电流的方便,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用22KΏ电位器与15KΏ电阻串联。1.2.3谐振回路参数计算1)回路中的总电容C∑因为:则:2)回路电容C因有所以取C为标称值30pf,与5-20Pf微调电容并联。3)求电感线圈N2与N1的匝数:根据理论推导,当线圈的尺寸及所选用的磁心确定后,则其相应的参数就可以认为是一个确定值,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常数。此时线圈的电感量仅和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即: 式中:K-系数,它与线圈的尺寸及磁性材料有关; N-线圈的匝数一般K值的大小是由试验确定的。当要绕制的线圈电感量为某一值时,可先在骨架上(也可以直接在磁心上)缠绕10匝,然后用电感测量仪测出其电感量,再用下面的公式求出系数K值: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式中:-为实验所绕匝数,由此根据和K值便可求出线圈应绕的圈数,即:实验中,L采用带螺纹磁芯、金属屏蔽罩的10S型高频电感绕制。在原线圈骨架上用0.08mm漆包线缠绕10匝后得到的电感为2uH。由此可确定要得到4uH的电感,所需匝数为匝最后再按照接入系数要求的比例,来绕变压器的初级抽头与次级线圈的匝数。因有,而匝。则:匝1.2.4确定耦合电容与高频滤波电容:耦合电容C1、C2的值,可在1000pf—0.01uf之间选择,一般用瓷片电容。旁路电容Ce、C3、C4的取值一般为0.01-1μF,滤波电感的取值一般为220-330uH。1.2.5仿真结果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图1-4小信号放大电路原理仿真图图1-5小信号放大电路仿真结果图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1.LC三点式反馈振荡器设计在电子线路中,除了要有对各种电信号进行放大的电子线路外,还需要有能在没有激励信号的情况下产生周期信号的电子电路,这种在无需外加激励信号的情况下,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具有一定波形、一定频率和一定幅度的交变能量的电子电路称为振荡器。振荡器的种类很多,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反馈型振荡器和负阻型振荡器。根据选频网络采用的器件可分为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变压器耦合振荡器等。振荡器的功能是产生标准的信号源,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为此,振荡器是电子技术领域中最基本的电子线路,也是从事电子技术工作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的基本电路。2.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工作原理分析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有RC、LC和晶体振荡器三种形式,电路主要由放大网络、选频回路和反馈网络三个部分构成。本实验中,我们研究的主要是LC三点式振荡器。所谓三点式振荡器,是晶体管的三个电极(B、E、C),分别与三个电抗性元件相连接,形成三个接点,故称为三点式振荡器,其基本电路如图2-1所示:图2-1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图2-1(a)中构成振荡电路的三个电抗元件,X1、X2必须为同性质的电抗,X3必须为异性质的电抗,若X1和X2均为容抗,X3为感抗,则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如图2-1(b));若X2和X1均为感抗,X3为容抗,则为电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感三点式振荡器(如图2-1(c))。由此可见,为射同余异。共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如图2-2所示图2-2共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由图可见:与发射极连接的两个电抗元件为同性质的容抗元件C1和C2;与基极和集电极连接的为异性质的电抗元件L,根据前面所述的判别准则,该电路满足相位条件。其工作过程是:振荡器接通电源后,由于电路中的电流从无到有变化,将产生脉动信号,因任一脉冲信号包含有许多不同频率的谐波,因振荡器电路中有一个LC谐振回路,具有选频作用,当LC谐振回路的固有频率与某一谐波频率相等时,电路产生谐振。虽然脉动的信号很微小,通过电路放大及正反馈使振荡幅度不断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导致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域,产生自给偏压,使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减小,最后达到平衡,即AF=1,振荡幅度就不再增大了。于是使振荡器只有在某一频率时才能满足振荡条件,于是得到单一频率的振荡信号输出。该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反馈系数F为:若要它产生正弦波,必须满足F=1/2-1/8,太小不容易起振,太大也不容易起振。一个实际的振荡电路,在F确定之后,其振幅的增加主要是靠提高振荡管的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静态电流值。但是如静态电流取得太大,振荡管工作范围容易进入饱和区,输出阻抗降低使振荡波形失真,严重时,甚至使振荡器停振。所以在实用中,静态电流值一般ICO=0.5mA-4mA。共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优点是:1)振荡波形好。2)电路的频率稳定度较高。工作频率可以做得较高,可达到几十MHz到几百MHz的甚高频波段范围。电路的缺点:振荡回路工作频率的改变,若用调C1或C2实现时,反馈系数也将改变。使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不高。为克服共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缺点,可对其进行改进,改进电路有两种:2.1.1串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电路组成如图2-3示:图2-3克拉泼振荡电路电路特点是在共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基础上,用一电容C3,串联于电感L支路。功用主要是以增加回路总电容和减小管子与回路间的耦合来提高振荡回路的标准性。使振荡频率的稳定度得以提高。因为C3远远小于C1或C2,所以电容串联后的等效电容约为C3。电路的振荡频率为:与共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相比,在电感L支路上串联一个电容。但它有以下特点:1、振荡频率改变可不影响反馈系数。2、振荡幅度比较稳定;但C3不能太小,否则导致停振,所以克拉泼振荡器频率覆盖率较小,仅达1.2-1.4;为此,克拉泼振荡器适合与作固定频率的振荡器。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2.1.2并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振荡器(西勒电路)电路组成如图2-4示:图2-4西勒振荡电路电路特点是在克拉泼振荡器的基础上,用一电容C4,并联于电感L两端。功用是保持了晶体管与振荡回路弱藕合,振荡频率的稳定度高,调整范围大。电路的振荡频率为:特点:1.振荡幅度比较稳定;2.振荡频率可以比较高,如可达千兆赫;频率覆盖率比较大,可达1.6-1.8;所以在一些短波、超短波通信机,电视接收机中用的比较多。频率稳定度是振荡器的一项十分重要技术指标,它表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或一定的温度、湿度、电压、电源等变化范围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程度,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量越小,则表明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越高。改善振荡频率稳定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力求减小振荡频率受温度、负载、电源等外界因素影响的程度,振荡回路是决定振荡频率的主要部件。因此改善振荡频率稳定度的最重要措施是提高振荡回路在外界因素变化时保持频率不变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提高振荡回路的标准性。提高振荡回路标准性除了采用稳定性好和高Q的回路电容和电感外,还可以采用与正温度系数电感作相反变化的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电容,以实现温度补偿作用。石英晶体具有十分稳定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谐振频率附近,晶体的等效参量Lq很大,Cq很小,Rq也不大,因此晶体Q值可达到百万数量级,所以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比LC振荡器高很多。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2.2设计过程振荡频率频率稳定度输出幅度采用西勒振荡电路,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负载对振荡电路的影响,采用了射随器作为隔离级。电源供电为12V,振荡管BG1为9018(其主要参数,取β=100,fT>1100MHz)。隔离级射随器晶体管BG2也为9018,LC振荡器工作频率为6MHz,晶体为6MHz。2.2.1静态工作电流的确定合理地选择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的起振,工作的稳定性,波形质量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般小功率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远离饱和区而靠近截止区的地方。根据上述原则,一般小功率振荡器集电极电流ICQ大约在0.8-4mA之间选取,故本实验电路中:选ICQ=2mAVCEQ=6Vβ=100则有为提高电路的稳定性Re值适当增大,取Re=1KΩ则Rc=2KΩ因:UEQ=ICQ·RE则:UEQ=2mA×1K=2V因:IBQ=ICQ/β则:IBQ=2mA/100=0.02mA一般取流过Rb2的电流为5-10IBQ,若取10IBQ因:则:取标称电阻12KΏ。因::为调整振荡管静态集电极电流的方便,Rb1由27KΏ电阻与27K电位器串联构成。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2.2.2确定主振回路元器件回路中的各种电抗元件都可归结为总电容C和总电感L两部分。确定这些元件参量的方法,是根据经验先选定一种,而后按振荡器工作频率再计算出另一种电抗元件量。从原理来讲,先选定哪种元件都一样,但从提高回路标准性的观点出发,以保证回路电容Cp远大于总的不稳定电容Cd原则,先选定Cp为宜。若从频率稳定性角度出发,回路电容应取大一些,这有利于减小并联在回路上的晶体管的极间电容等变化的影响。但C不能过大,C过大,L就小,Q值就会降低,使振荡幅度减小,为了解决频稳与幅度的矛盾,通常采用部分接入。反馈系数F=C1/C2,不能过大或过小,适宜1/8—1/2。因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为:当LC振荡时,f0=6MHzL=10μH本电路中,则回路的谐振频率fo主要由C3、C4决定,即有。取C3=120pf,C4=51pf(用33Pf与5-20Pf的可调电容并联),因要遵循C1,C2>>C3,C4,C1/C2=1/8—1/2的条件,故取C1=200pf,则C2=510pf。对于晶体振荡,只需和晶体并联一可调电容进行微调即可。为了尽可能地减小负载对振荡电路的影响,振荡信号应尽可能从电路的低阻抗端输出。例如发射极接地的振荡电路,输出宜取自基极;如为基级接地,则应从发射极输出。综合上述计算结果。得实际电路如图2-5所示。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图2-5LC与晶体振荡器电原理图2.2.3仿真结果图2-6仿真原理图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图2-7振荡波形显示图2-8振荡频率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1.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3.1实验原理高频功率转换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是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力量转换成为高频交流输出,通信中应用的高频功率放大器,按其工作频带的宽窄可以分为窄带和宽带。由于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高,相对频带窄,所以一般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通常把集电极电流导通时间相对应的角度的一半称为集电极电流的到通角,当导通角等于180,表示管子在整个周期全导通,叫做放大器工作在甲类,当其等于90表示管子半个周期内导通,叫做放大器工作在乙类,当其小于90表示管子导通不到半个周期,叫做放大器工作在丙类。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可工作在欠压状态、过压状态和临界状态。因欠压状态效率低,而过压状态严重失真,谐波分量大,所以一般选用临界状态。在晶体管功率放大器中,可以通过改变激励电压、基极偏压、集电极负载、集电极直流供电电压来改变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从输出功率Po>500mw来看,末级功放可采用甲类或丙类功率放大器,但要求总效率η>50%,显然,只用一级甲类功放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故采用两级功率放大器,第一级采用甲类功率放大器,第二级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其中甲类功放选用晶体管3DG12,丙类功放选择晶体管3DA1。其参数的设定:功放的基极偏置电压是利用发射极电流的直流分量在射极电阻上产生的压降来提供的,故称为自给偏压电路。当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则集电极的输出电流为余弦脉冲波。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可输出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基波谐振电压、电流。当功率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基极偏置电压,输入电压(或激励电压)确定后,如果电流导通角θ选定,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只取决于集电极回路的等效负载电阻。当交流负载线正好穿过静态特性曲线的转折点A时,管子的集电极电压正好等于管子的饱和管压降,集电极电流脉冲接近最大值。有关高频变压器的电感推倒,下面对电路的具体估算有详细推算。关于功率与效率的推算,见后面的参数计算部分。3.2设计过程3.2.1.设计要求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输出功率Po≥125mW,工作中心频率fo=6MHz,>65%,已知:电源供电为12V,负载电阻,RL=51Ω,晶体管用3DA1,其主要参数:Pcm=1W,Icm=750mA,VCES=1.5V,fT=70MHz,hfe≥10,功率增益Ap≥13dB(20倍)。3.2.2确定功放的工作状态对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尽可能输出大功率、高效率,为兼顾两者,通常选丙类且要求在临界工作状态,其电流流通角在600—900范围。现设=700。查表3-1得:集电极电流余弦脉冲直流ICO分解系数,集电极电流余弦脉冲基波ICM1分解系数,。设功放的输出功率为0.5W。功率放大器集电极的等效电阻为: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集电极基波电流振幅为:集电极电流脉冲的最大振幅为:集电极电流脉冲的直流分量为: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为:集电极的耗散功率为:集电极的效率为:(满足设计要求)已知:即则:输入功率:基极余弦脉冲电流的最大值(设3DA1的=10)基极基波电流的振幅为:得基极输入的电压振幅为:3.2.3基极偏置电路计算因则有:因则有:取高频旁路电容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3.2.4计算谐振回路与耦合线圈的参数输出采用L型匹配网路,则匹配网路的电感L为,电容C为。3.2.5电源去耦滤波元件选择 高频电路的电源去耦滤波网络通常采用π型LC低通滤波器,滤波电感0可按经验取50~100μH,滤波电感一般取0.01μF。综合上述设计,得参考电路如图3-1所示。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图3-1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3.2.6仿真结果图3-2仿真电路图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图3-3仿真结果图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1.小结与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良多,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实验中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如对三极管、变压器、中周的焊接方法,以及怎样能更加快速的按照电路图焊好电路板,同时自己的焊接工艺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焊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后通过同学的相互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最终能把电路板焊接好。在实验中,自己通过网上的相关资料和相关书籍,自己掌握了通信电子线路的更多知识,对高频的内容也能更好的应用。此次课程设计提升了我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理论应用于实际中会出现很大的差距,头脑中工程的概念更加的凸显出了的特性,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莫大的帮助。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1.参考文献[1]《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张肃文主编,高教出版社[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何中庸译,科学出版社[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5]《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杨翠娥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7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附件: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姓名周方璐性别女专业、班级通信工程0905课程设计题目:《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答辩或质疑记录:1.减小负载电阻阻值,对输出有何影响?答:减小负载电阻阻值,则Q值减小,通频带变宽2.放大器电阻增大,会导致什么变化?答:电阻增大,会导致其工作状态上过压工作状态变化3.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输出波形过小时如何调整?答:改变反馈电阻组织,增大介入系数。成绩评定依据: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2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线路设计
- c650车床的电气控制线路设计
-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线路设计 (1)
- pcb线路设计及制前作业 术语
- 地铁线路设计cad使用手册new
- 赵雪英 10版《电子线路设计cad》实验讲
- 广州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
- 电子线路设计42783
- 上海工业旅游空间格局与线路设计
-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输电线路设计常见问题
- 《首届北京市大学生旅游线路设计大赛》手册
- 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设计3
- 智通地铁线路设计系统使用手册2.0
- 上海工业旅游空间格局与线路设计
- 智通地铁线路设计系统使用手册2.0new
-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安装与调试绪论项目一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