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2.50 KB
- 2022-05-11 18:34:2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首届大学生北京旅游线路设计大赛》手册《首届大学生北京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组委会2011年10月
目录第一部分首届大学生北京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简介…………………3一、总则…………………………………………………………………3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3三、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4四、作品评审办法…………………………………………………5五、奖励……………………………………………………………5六、展览、交流………………………………………………‥…6七、附则……………………………………………………………6第二部分大赛评审规则………………………………………………7一、评审工作原则…………………………………………………7二、评审程序………………………………………………………………7三、参赛队伍分组………………………………………………………7四、评审专家组成………………………………………………‥8五、答辩资格确定…………………………………………………8六、现场答辩及最终评分…………………………………………8七、评审标准………………………………………………………9第三部分《首届大学生北京旅游线路设计大赛》赛程安排及要求11
第一部分首届大学生北京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首届大学生北京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由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由北京工商大学承办。第二条大赛本着“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进行。第三条首届大学生北京旅游线路设计大赛是一项公益性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旨在促进北京市大学生(青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开拓,促进高等学校旅游学科的教学改革,加强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激发更多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北京旅游事业。第四条通过大赛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扩大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的旅游产品设计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第五条参赛高校可在自行选拔的基础上向大赛组委会提出参赛的申请。第六条大赛题目采用自选式。第七条大赛组委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的优秀作品,对作者予以表彰。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八条大赛组委会设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组委会成员由各学校推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审定。第九条大赛组委会下设秘书处,主持日常工作。秘书处由秘书长和若干成员组成。13
第十条大赛组委会的职责如下:1.审议、修改大赛章程和评审规则;2.协商议决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3.筹集大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4.审议通过最终获奖名单;5.审议秘书处提交的财务报告;6.议决其它未尽事宜。第十一条大赛组委会聘请相关专家组成作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2人,委员若干名。第十二条作品评审委员会职责:1.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办法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2.评审参赛作品;3.向组委会提交获奖作品名单。第三章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第十三条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均可报名参赛。第十四条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第十五条学校负责审核作者的参赛资格,并统一填写和提交作品报名表。第十六条作者需提交所设计的策划书,其内容应包括线路名称、线路设计基本思路、线路特色、宣传口号、线路详尽规划与活动内容、线路注意事项、旅游费用等。大赛将设立专门奖项,以鼓励外国留学生参加比赛。13
大赛举办的同时,将展开“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北京十佳旅游景点”海选活动。通过评选、奖励优秀的景点,从根本上为大学生、青年创造更好的出游外部环境和信息。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第四章作品评审办法第十七条评审专家组根据以下标准对作品进行评分,即:1.创新性。是否打破常规路线、有特色,活动内容是否有新体验。2.经济性。成本的高低。3.可操作性。线路是否有推广价值。4.安全性。交通、游览及其他活动是否存在安全风险。5.市场吸引力。受中外大学生欢迎程度。6.其他。如身心健康、低碳环保、知识传播等。第十八条评审结果实行公示制度。第五章奖励第十九条竞赛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选出市级的一等奖(奖金2000元)、二等奖(奖金1600元)、三等奖(奖金1200元)、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留学生特别奖等奖项。其中一、二、三等奖名额分别约占参加决赛队伍总数的15%、35%、50%;根据各代表队及大学组织大赛的具体情况,大赛评委员会和组委会评选出参赛单位总数的10%授予大赛组织奖。13
第二十条根据每届竞赛的特点增设若干其他奖项,并报大赛组委会批准。第六章展览、交流第二十一条大赛期间组织论坛、讲座、专家点评等各种形式,介绍学生的设计成果和体会。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章程由大赛组委会负责解释。13
第二部分大赛评审规则一、评审工作原则为了使《首届大学生北京旅游线路设计大赛》(以下简称“本次大赛”)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本次大赛评审坚持“依靠专家、科学严谨、公正合理、共同参与、同校回避、信息透明”的原则。组委会将严格遵守经过专家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公布的程序,做好大赛的组织、方案评审等工作。二、评审程序本次大赛分为初选、复选和决赛三个阶段。第一个环节是初选,由专家组匿名评审,按照成绩从提交比赛的方案中评出进入复选的队伍;初选名单公布后,各参赛队伍对方案进行修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修改后的最终方案提交组委会。第二个环节是复选,由专家组按评分标准匿名评审,组委会计算出所有专家给每个参赛队伍的平均分数,从而确定参加决赛的队伍。第三个环节是决赛,主要内容是现场答辩。现场答辩不分组。各参赛队伍按照规定完成答辩,专家按照评分标准给出分数,组委会计算出所有专家给每个参赛队伍的平均分数。三、参赛队伍分组初选环节将对所有合格的报名参赛队伍统一分成四个组具体分组数量视报名参赛队伍数量而定。13
,分组采取抽签方式,每组队伍数量基本相等(视参赛队伍总数,各组队伍数相差不超过1支队伍),进入复选队伍的由各组中产生,每组中决赛队伍的数量基本一致。复选环节的参赛队伍分成两组,由初选分组两两合并而成。四、评审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由高校专家和企业专家组成,高校专家由参赛高校各推荐1-2名,组委会在考虑回避原则的基础上,确定每次评审的专家构成,每位专家最多只能参与一次评审。初选和复选专家评审时专家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5名专家组成,其中2名来自企业或政府;决赛环节专家不分组,由7~9名专家组成,其中3名来自企业或政府。五、决赛资格确定组委会收到复选方案后,将组织专家分组进行第二次方案评审。组委会按组别分配参加现场答辩的队伍数量,根据每组专家评审所得总分由高到低选择参加决赛的队伍。最终确定参加决赛的队伍数量控制在15支以内。获准参加答辩的队伍一经确定,组委会将予以公示、确认,并通知各参赛队伍。六、现场答辩及最终评分答辩队伍由复选确定,复选阶段评审给予团队的平均分数将计入总成绩,该分数占最终总分的60%。13
专家给出各个决赛队伍答辩分数,经过组委会计算平均分数将计入最终得分。某队伍最终总分=评审专家复选阶段给予该队伍平均分*60%+专家给予给队伍答辩平均分*40%。七、评审标准1.初选及复选阶段初选段仅对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评分细则如表1所示。表1优化设计部分评分标准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指标说明调研(20)调研设计(5分)线路考察环节精心设计,计划周密。(5分)调研方法与工作量(5分)线路考察方法合理,有实地调研;(2.5分)线路考察涉及面广,工作量大。(2.5分)调研数据(5分)线路考察获得数据丰富、真实、有效。(5分)调研结论(5分)线路考察归纳出的问题明确;(2.5分)线路考察结论符合北京的实际情况。(2.5分)方案的设计内容(40)特色(10)线路设计特色或主题突出。(10)针对性(10)线路设计符合大学生群体的需求特点。(10)合理性(20)线路交通、住宿、餐饮、安全确有保障;(10)设计线路结构合理,如旅游节奏适当,点、线顺序合理等。(10)方案表现力(10)规范性(10)策划书内容完整,思路清晰,详略得当,措辞语言通顺;(5)方案排版规范,提交评审的文档核材料齐全、装订整齐。(5)创新与应用(30)推广应用(20)线路名称有吸引力,宣传口号适当;(10)方案有较大推广价值。(10)创新性(10)方案有创新性。(10)2.决赛阶段决赛阶段除对优化方案进行评审外,其13
还将综合考核现场答辩情况,因此,决赛成绩由复选得分和答辩得分二部分组成,答辩评分细则如表2所示。表2答辩评分标准指标(分值)指标说明队伍情况(5)队伍整齐、素质高、搭配合理、分工合作好(0-5)组织情况(5)队伍组织严密、按要求提交大赛所需文档(0-5)PPT情况(15)PPT设计具有表现力,能充分反映设计工作(0-15)答辩情况(15)精神饱满、文明礼貌、答辩准备充分、陈述效果好、回答问题好、反应敏捷、时间控制好(0-15)13
第三部分《首届大学生北京旅游线路设计大赛》赛程安排及要求大赛安排及相关要求可能进行微调,调整事宜将有大赛组委会负责发布、解释及通知相关部门和参赛队伍进程时间说明大赛启动与准备阶段2011-11-10至2011-11-171.召开各大高校通气会、发布大赛通知并公布大赛方案;2.各高校内部宣传,并组建参赛队伍;3.各院校队伍根据大赛方案进行相关准备。大赛报名2011-11-10至2011-11-201.以高校为单位组成参赛队,以团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5人,年级不限;2.北京市高校及高职高专在校生均可报名参赛;参赛者可跨专业组成队伍,但一人不得同时参与两组或两组以上队伍;3.每队需由一至两名教师作为领队兼指导教师,负责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4.参赛队命名格式为“××大学(学院)××队”;5.登陆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www.visitbeijing.com.cn和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sxy.btbu.edu.cn下载《报名表》,填写后发至组委会专用邮箱Tourdesign@126.com或Tourdesign@163.com,组委会办公室以收到的参赛队《报名表》后将统一公布参赛队名单;6.报名截止时间原则上为2011年11月23日24时。方案设计2011-11-21至2011-11-301.参赛队伍外出考察线路并自行组织方案设计;2.参赛方案提交方式:参赛队伍将参赛设计方案的电子文档上传至大赛组委会专用邮箱:Tourdesign@126.com或Tourdesign@163.com;同时将书面版线路设计方案整套材料(包括线路名称;线路设计基本思路、线路特色、宣传口号;线路详尽规划与活动内容;线路注意事项;旅游费用等)以及十佳景点调查表于规定时间快递到大赛组委会;3.网上提交截止日期原则上为2011年11月30日24时;4.提交参赛方案时,参赛方案文档名称及电子邮件标题使用统一格式:“××大学(学院)××队作品”;5.提交参赛作品除正式文档外,还须提交:300字以内的作品简介;参赛队伍简介(包括指导教师和队员简介、参赛口号、参赛目标等);参赛过程中团队1-2张照片;6.参赛作品应署名作者单位、领队姓名及联系方式、参赛队员姓名及联系方式(包括姓名、学校、学号、联系电话等),并在参赛方案的首页体现。除首页之外的方案正文中,不得出现与学校名称、教师和学生名称有关的内容信息。13
2011-12-1至2011-12-3大赛评审委员会对设计方案评审并给出意见;公布预选结果2011-12-4通过大赛组委会文件、电话、网站等通知入围参赛队。决赛2011-12-5至2011-12-81.决赛队伍修改设计方案;2.将修改后的设计方案终稿电子文档提交到大赛专用电子邮箱:Tourdesign@126.com或tourdesign@163.com,同一赛段不接受重复提交;3.网上提交截止日期原则上为2011年12月8日24时;4.提交参赛方案时,参赛方案文档名称及电子邮件标题使用统一格式:“××大学(××学院)××队复选作品”;5.除正式文档外,还须提交:300字的作品简介;不少于500字的大赛感言一篇;参赛过程中团队1-2张照片;6.参赛作品应署名作者单位、领队姓名及联系方式、参赛队员姓名及联系方式(包括姓名、学校、联系电话等),但不能在参赛方案的正文中体现,正文不得出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名称及相关信息。2011-12-9至2011-12-161.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参加复选的设计方案进行匿名评审并给出意见;2.组委会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确定参加决赛队伍名单,参加决赛队伍不超过15支;3.组委会发布决赛队伍名单,并通知相关队伍。2011-12-17至2011-12-201.决赛队伍代表至北京工商大学参加答辩抽签;修改设计方案,准备现场演示文稿。2011-12-221.答辩现场需提交参赛队员学生证供组委会查验;2.现场提交演示文档;同时,将书面版设计方案9套材料带到决赛现场,提交大赛组委会;各参赛队伍集中进行现场陈述、答辩;3.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各队的方案进行现场质疑并评分;4.评审委员会进行合议,统计汇总复选评审成绩和现场答辩成绩,从所有方案中评选出各级获奖方案;5.答辩结束后公布决赛得奖结果;6.本次大赛赛事部分结束,组委会进行善后工作。《首届大学生北京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组委会二O一一年十月13
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铁线路设计cad使用手册new
- 赵雪英 10版《电子线路设计cad》实验讲
- 广州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
- 电子线路设计42783
- 上海工业旅游空间格局与线路设计
- 通信电子线路设计
-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输电线路设计常见问题
- m7130平面磨床电气控制线路设计3
- 智通地铁线路设计系统使用手册2.0
- 上海工业旅游空间格局与线路设计
- 智通地铁线路设计系统使用手册2.0new
-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安装与调试绪论项目一课件
- 毕业设计(论文):东源公司羊场煤矿井下采区供电设备及供电线路设计
- 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 高频课程设计:高频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电子线路设计
- 课程设计:无缝线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