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2-05-11 18:30:1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城市道路设计及注意要点概述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进程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本章通过对城市道路设计的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有关城市道路横、纵断面的设计特点,最后对设计中应注意的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横断面;纵断面;要点 Abstract:Urbanroadsareanindispensablepartofurbaninfrastructureprojects,urbanroaddesignisdirectlyrelatedtotheprocessofurbandevelopmentandurbanqualityoflifeofresidents.Thischapter,throughtheanalysisofurbanroaddesignfeatures,designfeaturesoftheurbanroadhorizontalandverticalsections,thefinaldesignshouldpayattentiontothepointsdescribed. Key(或4.5m);6.5m(或6.0m);8.0m(或7.5m)。中小城市主干道宽度建议值见表1: 表1中小城市主干道宽度值 城市人口/万人主干道红线宽度/m机动车道数一条车道宽度/m 20-6030-4043.5
10-2020-302-33.0-3.5 2.2人行道的设计 为了不妨碍交通,以及施工安全,一般是在人行道下设置管线。人行道设置主要以人为主,考虑行人的舒适性、安全性,繁华地段还要考虑行人的通行能力,同时也要满足绿化要求。一般认为道路总宽度与单侧人行道之比在5:1~7:1的范围内是比较合适的。为了保障人行安全,路缘石应高出路面高度10~20cm。 2.3横坡度的确定 路面横坡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排水。从路本身的角度看,坡度越大,排水越快,路面越稳定、耐久。这是每个道路设计者都知道的。从车的角度看,横坡大则不利于行车,车易打滑、倾覆等。若横坡小,行车较舒适,当横坡过小,积水难以排除,也不利行车。所以确定横坡一般都是从道路本身性质,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考虑。从横向排水、道路纵坡、车行道宽度、车速四方面出发确定横坡。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一般取值1.5~2.0%。但是从生态观点看,道路的横坡还可以降低一些以延长地表径流时间,一般认为保证道路排水的最小纵坡是0.3~0.5%,当道路纵坡大于2.0%时,在径流系数较大的路面上采用较低的横坡完全可以保证路面的排水要求。
2.4横断面的综合布置 横断面的布置原则是:首先保证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和畅通;充分发挥绿化带的作用;与道路的性质和特点相配合;与沿线自然条件和建筑物相互协调布置;有利于雨水的排除;满足地上地下管线的埋设;考虑近、远期目标相结合。在综合比较道路等级、交通安全、行车道宽度、行车速度、绿化遮荫、减少噪音、造价等因素,在有条件的城市一般采用三、四幅路;而在中、小城市,单幅路更具适用价值。道路横断面的布置一般要求填挖平衡,常用形式都是关于路中线几何对称。但在特殊地段,结合自然地形地貌,也可把道路各部分建在不同平面、标高上,使土石方量尽可能少。在沿天然水体道路上,除作好防洪、防渗等工作外,还应考虑行人的观赏要求,加宽人行道,多布置绿化,设置椅橇等供行人游览和休息。道路一侧有高层建筑物时,可在另一侧植种高大树木来达到“平衡”的美感。 2.5道路边坡 现行工程技术规范中,道路挖方边坡一股为1:0.1~1:1.0,填方边坡一般为1:1.0~1:1.5,这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边坡形式多是直线,这利于设计人员计算。但是,维护机械设备在l:3和更平缓的坡度上工作效率最高;l:4和更平缓的坡度能减少车辆驶离行车道时发生严重事故的危险性。它叮使车辆驾驶者较易在挖方坡面上保持控制并减少冲击。挖方中使用平缓侧坡可获得较长的视线。流线型的界面能减少风化和雪堆。
3道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平面线形布置应力求保证汽车行车安全、迅速、畅通、舒适和线形美观以及工程造价经济。平面设计首先也是要保证行车平顺、安全和有较高的车速。同时也要考虑与地形结合,土石方量尽量小;与周围广场、建筑的衔接平顺;考虑非机动车及行人的爬坡能力,坡度不宜过大:为了排水一般采用锯齿形街沟设计;标高上要保证管线最小覆土深度为0.7m,并且高于洪水水位。 纵断面设计要求在整条路线上紧密配合平面线形,力求采用缓和的纵坡,做到线形均衡、协调、连续,舒顺,以利于车辆安全、经济、舒适地安全运行。道路在保证技术要求下,应充分结合地形以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一般认为,道路直线与曲线的有机结合可获得景观上的协调与美观,交通功能,生态环境也能得到兼顾,这在山地城市建设中应该得到特别重视。过长的直线道路可能意味着视觉的平淡及对自然的破坏。 4平、纵面线形组合应注意的问题 平、纵面线形组合,应综合考虑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工程造价营运费用的经济性、驾驶员的视觉、心理状态以及道路周围的环境与景观的协调。线形设计要使驾驶员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并有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使视觉与心理反应达到平衡。 4.1保持线形在视觉的连续性
平曲线与竖曲线一对应时,变坡点对应于平曲线中点,这是最理想的组合。我们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纵面线形与平面线形的对应关系。事实上,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土石方工程数量以及满足各种构造物的标高的要求,要想做到这种对应关系很困难。实践证明,在纵坡很缓时,纵面多次起伏并不影响驾驶员行驶中视觉的连续性,实际应用中可灵活掌握,有条件应尽力做到一一对应。 4.2保持线形在视觉、凸理上的均衡 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大小如果不均衡,会给人以不愉快的感觉,失去在视觉上的均衡性。根据经验,平曲线内的竖曲线半径一般取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同时,若一个平曲线内包了几个竖曲线,则几个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长度也应均衡。 5线形与环境的协调 在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不仅要求设计的道路安全、舒适,而且要重视工程与环境的协调性,特别是对山岭重丘区道路纵断面设计,更应充分研究道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为此,我们在处理线形与环境的协调性时,充分地考虑了以下几点: 5.1在选线时考虑提供视野的多样性,利用最佳的风景特征引人入胜,避免单调。 5.2
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使线形适应地形,不大填大挖,力求尽量与周围风景自然地融成一体,道路竣工后不露施工痕迹,及时地恢复其自然外观。 5.3使道路具有优美的三维空间外观,使道路线形顺畅连续,而且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当的比例。 5.4为了保持道路的外观和结构整体性的需要,在道路用地范围内进行综合绿化处理,既美化路容又可防止冲刷。 6结束语 道路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工作,它涉及并影响到道路的各个方面。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经过反复的平面定线、纵断面设计、横断面检查、平面调整,才能设计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实用的路线来,从而确定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使道路的使用寿命周期成本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