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50 KB
  • 2022-05-11 18:30:19 发布

市政道路设计中应注意问题分析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市政道路设计中应注意问题分析:市政道路是城市的血管,它的通畅是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文章主要结合自身的工程实践,针对市政道路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市政工程道路设计水平及保证道路的使用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问题路基  Abstract:theurbanroadisthebloodvesselsofthecity,itistheunobstructednormaloperationofcitybasis.Thisarticlemainlybinedunicipalroaddesignshouldpayattentiontoseveralproblemsareanalyzedanddesignedtoimprovethemunicipalengineeringroaddesignlevelandensurethequalityofroaduse.  Keyunicipalroaddesignproblemofroadbed      :TU99:A:  1使用年限设计问题  1.1设计参数的取值   按照市政道路设计规范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为15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为20~30年,但是目前很多道路路面使用不到10年就出现了结构破坏。造成损坏的原因有很多,如汽车超载、人为原因、施工质量等等。然而,由于目前的设计规范参数过分强调经济性,技术参数取值偏低,这是造成路面提前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规范中所提的要求是保证安全的最低要求,但实际上已成了评判设计合理性的准则,这是不妥当的。现在很多市政道路都在扩建改造,但是很多市政道路甚至连扩展用地都没有预留,因此造成改造扩建的费用巨大,这说明设计时对道路交通量的预估不正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1.2近远期规划  现在有些市政道路横断面设计缺乏近远期考虑,如有些市政支路设计时采用机非混行车道,道路设计断面总宽度为12m。当需要改造为双向4车道时,车道拓宽宽度偏窄,不利于两侧拓宽设计。  1.3参数设计措施  设计参数取值时应该根据目前道路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重型车辆较多时要充分考虑重型车辆对道路的影响,按照重载交通设计时的公式进行交通量转换。  2路线设计问题   2.1平曲线半径的取用  平曲线半径的取用,最重要的是考虑曲线附近的运行速度及其前后衔接的线性指标的均衡性及连续性,并非越大越好。  2.2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的问题  在老路改造工程中,过分强调6v的最小直线长度将浪费大段老路,造成新的拆迁量,使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大幅提高。  2.3市政道路的纵断面设计不能仅考虑造价  暴雨考验着城市的排水系统,近期全国出现的强降雨使很多城市的道路积水严重,有些城市的排水系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有些城市的道路在水位较高的季节会出现雨水倒灌现象,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道路纵断面设计偏低造成的。  2.4超高问题  混合交通路段设置较大超高,易造成低速行驶车辆的倾倒事故。  v2  iy=—μ(1)  127R   其中,yi为超高模坡,v为行车速度,R为平曲线半径,μ为横向力系数。  ①μ<0.10时,不感到有曲线存在,很平稳;  ②μ<0.15时,略感到有曲线存在,但尚平稳;  ③μ<0.20时,已感到有曲线存在,并感到不平稳;  ④μ<0.35时,感到有曲线存在,并感到不平稳;  ⑤μ<0.40时,非常不稳定,站不住,有倾倒的危险;  由式(1)可知,横向力系数μ值的选用是关键,从行车安全角度考虑,横向力系数μ不超过0.15即可。该方法在江西省很多干线公路中已经使用,实践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2.5老路改造中的平纵组合  条件受限时,尤其是在老路改造中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时,不应片面强调“平包纵”。  2.6路线设计改进建议  平曲线半径超过8km,则与长直线类似,容易使驾驶员产生单调感和疲劳感,一般平曲线长度宜控制在1~3km。同向圆曲线间直线段长度取值建议:① 可以将大于不设超高的缓和曲线长度归入直线段考虑。②降低6v要求,最小可至3v(实践检验可取)。  市政道路由于其特殊性应更多地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防洪、排水问题,不应过于考虑减少造价而降低纵断面设计的标准。车辆在城市中行驶时,往往达不到道路的设计速度。因此,当道路条件受到限制必须设置超高时,横向力系数μ的取值不超过0.15即可。老路改造应尽量以拟合老路为原则,条件受限时可以不“平包纵”。  3路基路面的设计问题  3.1路基拼接  目前为保证新老路面拼接质量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挖台阶、提高新填土压实度标准、铺设土工格栅等。但是在河塘路段,特别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不均匀沉降设计处理不到位的地方,经常出现纵向裂缝。  3.2水泥稳定碎石层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开裂经常会反射到沥青路面面层,若这些裂缝不能及时处理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破坏。  3.3桥头跳车   桥头跳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但桥头跳车的直接原因是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异。处理桥头跳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加强地基(软基)处理、提高压实度、设置大尺寸搭板、设置过渡路面结构等,本文同时建议设计时可以加强搭板处路面结构和路基顶层的处理。  3.4路基路面设计  当存在路基拼宽情况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①根据理论计算和近几年道路实际使用情况分析,要控制道路拼接问题的出现需要控制新老路两侧的差异沉降,建议原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沉降增加值不应该大于0.5%。  ②采用间接拼接方式,新老路基平面不分离,纵断面分离的路基拓宽设计,将拼宽路基沉降标准放宽,按照新建路基处理。既降低了填土高度,减少新征用地,又降低了软土地基处理费用。  ③土工格栅在路基拼接中应用时,为了保护铺设在路基顶面以下20cm处铺设的格栅,设计时应该提出合理的施工注意事项,在压实95区路基时不能使用路拌机进行现场拌和,只能另找场地拌和后再运来摊铺压实。  4道路给排水设计问题   (1)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给排水工种处于配合地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科学化的发展。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快速建设,造成了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一些排水工程往往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施工;有的虽然设计完成后,排水工程规划由于相关原因需要修改,许多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造成了工程需要再次改造。  (2)目前,绝大部分市区的排水设施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管理人员责任不清,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新问题都不能及时解决。另外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但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城市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引起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  5结束语  市政道路设计是道路交通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的综合性很强,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设计者眼界开阔、经验丰富,同时要有前瞻性,并进行不断学习,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审美水平,逐步掌握市政道路设计的精髓,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