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2-05-11 18:33:5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议高压架空线路设计经验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高压架空线路的设计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高压架空线路的设计经验的有关内容。关键词;高压;架空线路;设计;经验;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良好发展,电力建设也在加快,电力工程高压线路的设计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故在设计中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一、电力高压线路特点根据工程设计实践,以近年来设计工作为例,出现的新特点如下:电力线路横跨多县、市,在系统中有重要地位,设计为高可靠性线路;途经地段工农业发展迅速,大多线路临近或穿行于严重污秽区,对线路绝缘要求高;地段临近山根,风速大,覆冰厚,微气象条件复杂,对线路结构要求高;个别地段水位埋深浅,地表水、地下水对线路基础影响较大;与铁路、高速公路、等级通信线、110kV电力线数次交叉跨越;OPGW作为1种新兴的信息传输通道,在电力系统越来越普及,设计时必须考虑;大量采用先进设备,计算机深入到测量、设计计算、成图等各个方面,显露绝对优势。7
二、设计的技术要求和实现2.1变电站出线廊道规划与实施因近年来变电站出线要求非常频繁,故出现变电站前廊道有限,站内有间隔而站外无廊道的问题,合理规划进出线廊道显得更加重要。根据变电站供电范围内的负荷预测,许多分析、计算必须到位,除按常规布置廊道外,应满足确保本期,服从长远,兼顾后续的设计原则,通过现场测量地形,计算机AUTOCAD绘图,考虑其中各回出线单双变换的情况,合理选择单双回路终端杆塔型。必要时,可选择近年来我国大量采用的钢管终端塔,甚至采用电缆进出线,以使各回出线均满足安全距离。2.2线路走径的优化设计7
线路路径的选择是整个线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可靠和技术经济性,在线路工程主要经过农耕地,村庄布点密集,线路两端变电站廊道紧张,线路路径选择的重点放在避开厂企业、村镇的规划区、不良地质地带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与高速公路、铁路、电力线、Ⅱ级通信线的交叉跨越点,满足对通信线影响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使得线路路径最短,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施工和运行条件方便。经室内初选及野外踏勘,并在充分征求建设单位和运行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线路走径的大方向,在具比较性的局部地段一般拟定推荐与比较2个方案,经过综合经济技术比较,舍弃比较方案,采用推荐方案。上报有关部门审核,确定最终路径方案。在施工设计中,在初设走径图的基础上,应准确测量,合理调整路径,减少曲折,缩短距离,做好局部设计。在山区线路设计时,有些设计过分强调为便于施工运行沿公路走线,因此遇上林区即大范围避让。作为选线人员,应先在地形图上认真分析定线,再到现场踏勘核对,落实预计的方案是否可行,以避免出现“之”字形、半圆形、大转角等。因此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反映出设计人员的技术专业水准,更反映出设计人员的敬业精神。2.3详尽调查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为使工程能获得较精确的沿线气象条件,应根据规程对观测场、距本线路距离的要求,走访气象站,经计算平均最大风速、极端最低气温、历年平均气温、历年平均雷暴日数,结合沿线现有送电线路、通信线路的运行经验及造成自然灾害等资料情况分析后,获得本线路的气象条件结果表。2.4有针对性地科学制定杆塔位排定原则杆塔位排定7
依据《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有关规定和本工程所采用的各种杆塔设计条件进行。线路通过经济作物林区时,不砍伐通道,对与个别垂直距离不满足要求的进行剪枝、削顶,甚至砍伐,线路跨越普通树木时,按砍伐施工通道和保证安全运行的原则进行设计,如须砍伐防护通道,按照线路宽度加林区主要树种高度的2倍进行。在非经济林类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小于4.5m情况下不砍伐防护通道。2.5主力杆塔和地线的选型设计根据以往工程的设计经验,在杆塔选型中,一般采用根据工程导线型号及水文气象地质特定情况而选择在该地区使用了多年的杆塔型,这些塔型,具有丰富的施工及运行经验,不仅可以缩短设计订货周期,同时有利于运行单位的检修及备品备料。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2.6交叉跨越的设计保证近年来线路工程的一大特点是交叉跨越多,而线路在果树、枣树地里的测量异常困难,过去在果树地里运用了高架穿线进行测量,在果树树梢上看过去;在枣树地里采用仪器架低,利用枣树树身之间空隙穿行,遇到实在过不去的,如遇到大树干、临时房屋,采用几何法进行修正。现在采用GPS卫星定位以后,效率大大提高了。三、单回路塔与双回路塔配合问题分析3.1双回路任意排列的双回路中各相电缆之间的中心距的比率表示法﹒可以看到它有三个线芯距(同相电缆线芯之间的距离)和十二个间距(不同相电缆线芯之间的距离)。通常两线路的线芯结构是相同的,再把他们的距离关系用比率来表示。7
于是双回路的相正负序阻抗为双回路的相正负序阻抗则由上式得在高压架空线路中,由于排列的模式不同﹐它的正负序阻抗也稍有不同。上例中的双回路在不同排列模式时的每相正负序阻抗。从表中可知,按模式VI排列时的阻抗比按模式I排列时增加了4.5﹪。3.2单回路当单芯架空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互联接地;或各相电缆和金属护套均换位﹐且三个换位小段的长度相等;或金属护套连续换位得很好时,则金属护套内不会存在感应电流。在此情况下﹐架空线路的正负序阻抗可以象计算架空线路的正负序阻抗那样加以计算。以下为了便于多回路和各种不规则排列的线路的阻抗计算,采用以比率表示的各相电缆之间的中心距进行推倒。以比率表示的任意排列的单回路中各相电缆之间的中心距离﹒图中S为任意两相的中心距,这里取的是A﹑B两相,n和m分别为A﹑C两相和B﹑C两相的中心距与A﹑B两相中心距离的比率,即单回路三个相的线芯从它的结构排列来说,有三个几何均距(GMRA,GMRB和GMRC)和三个互几何均距,即S,nS和mS。在计算电缆线路的相阻抗时,既可取各相阻抗的平均值,也可用三根线芯的自几何均距和三相的话互几何均距求取。下面介绍采用几何均距的方法来计算,即7
式中Z1──正序阻抗,欧/公里;Z2──负序阻抗,欧/公里;RC──三相线芯的平均交流电阻﹐欧/公里;ω──角频率。通常三相线芯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GMRA=GMRB=GMRC,于是可简化为当线路成正三角形排列时,n=m=1,则当线路成等间距直线排列时﹐n=2﹐m=1﹐则常用的单回路直线排列的充油电缆线路在线芯温度为75℃时的正负序阻抗。7
长期以来,当变电站架构排定后,由于终端塔位及廊道限制,为保证当期线路及后续工程的顺利进出线,在终端多采用双回路终端塔,在廊道规划中拥挤地段多采用双回路架设,这带来1个单双回路变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单回路各相导线最大风偏时在直线塔上悬垂绝缘子串偏移,造成导线对杆塔净空距离、导线线间距离无法满足规程要求,此类教训很多。另外,线路两侧变电站相序经常出现不吻合情况,在单回路上双回路塔档内进行调整是经常采用的1个方式。例如电厂1回220kV输电线路进入某站段即是这种情况下处理较好的1个例子,当时有2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采用单回路耐张塔,另一是采用直线猫头塔。根据实际,按规程要求,对线路直线单回路塔和双回路终端塔配合情况进行计算机软件详细计算,CAD准确绘图,提出理论计算模式,最终拿出合理的直线塔位移施工图纸(一般情况下,直线塔不作位移)。并根据两端变电站相序情况,提出了相序调整方案。该方案被采用后已运行2年多,各方面均证明设计合理,计算准确,且经济效益显著。结束语架空输电线路处于户外运行,随着环境的变化,线路结构必然随之改变,本文谈到的新特点只是线路设计工作中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最优设计,才能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同时针对各种问题,目前国内线路设计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经验、新设备,只有结合实际,合理利用,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参考文献[1]张殿生.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11.535-682.[2]严继中,陶林敖等.浅析高压电缆线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44-178.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5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线路设计论文
- hq110kv输电线路设计毕业论
- 输电线路设计论文
- 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论文
- 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及其养护维修毕业设计
- 输电线路设计论文论文
- 浅议对10kv配电线路设计探析
- 探析10kv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要点
- 有关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探究
- 浅议电力线路设计和应用
- 研究电力线路设计中路径选择以和杆塔定位
- 输电线路设计中线路路径选择
- 输电线路设计中路径选择探究
- ±5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gb50665-2011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2年)线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