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 KB
- 2022-05-11 18:33:5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议通信传输线路设计和施工质量技术 摘要:伴随高科技的发展,通信行业的接入网也不断更新换代。为了确保通信信号的质量,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设计好杆路的走向,绘制好施工图纸,严格把住施工质量关,对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通信系统的质量可靠性。本文对影响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地形、气象条件、城乡规划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以期为通信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提出对于信息质量,就应该努力加强通信传输线路的质量管理监督和建设工作,重点分析了通信传输线路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施工技术线路质量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通信传输线路主要分为光缆和电缆两种,为了提高通信信号的抗干扰能力、稳定性以及信号的保密性,工程中往往采用光纤作为信息媒介。目前的通信工程中,考虑到节约施工、通信成本以及气候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主要干线的光缆一般采用明线架空敷设的方式,地埋处理的方式只有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才采用。因此,为了确保通信信号的质量,工程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设计好杆路的走向,绘制好施工图纸,严格把住施工质量关,对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一、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在通信传输线路的架设工程中,有时会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但在设计线路时必须注意与电力线路之间的距离达到规范要求,否则两种线路可能在风、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碰撞,导致市电击穿通信传输电缆而烧毁放大器等事故。在建设专有通信传输网的杆路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并结合城乡规划进行设计。此外,在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中,要以技术上的可行性为基础,尽量降低材料的运输及维修成本,并配合交通电力、邮电等部门的规划需求,合理确定杆路的位置及走向,尽量避开污染严重、山体容易滑坡的危险地段。1.通信传输网杆路的设计10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通信传输线路已基本完善,光缆的架设主要针对相对比较偏远的地区,通常在荒郊野外进行,交通不太发达,架设工程施工比较困难,在山区地段更是如此。杆路技术要求高,架设地段地形复杂已逐渐成为普遍特点,因此在测量设计之前,要充分实地考察地区的地形特点,对杆路走向进行全线路勘察,并且进行多组设计方案对比及反复论证,这样才能确保通信线路走向的清晰,达到平、直、近的要求。同时,杆路要尽量设计在公路附近,以便在施工中方便水泥杆、钢绞线、光缆等器材的运输以及日后的维修工作。2.通信传输网杆路的测量通信传输网杆路的走向要根据线路的负荷及当地的气象情况进行对比论证,在重负荷地区杆路要尽量保持50m一档,如果受地形、构建筑物等条件限制则可以做适当的更改。水泥杆以8m重型杆为主,但为了减少线路的倾斜角度,在地形的制高点则可采用6m重型杆,低凹处可采用10m重型杆。在测量通信传输网杆路时,工程人员一般采用50m拉距绳,当两杆之间的距离多出或不足50m时,可采用皮尺进行准确的增减,尽量确保杆距的精确性。在测量时要及时准确的记下杆号、杆高、角杆、拉线桩位置,并标出主要地形地物和建筑物的名称。如果遇到构建筑物等障碍物时,可采用分段测量的方法,但要保证数据的精确。二、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1.通信传输架杆的选用与埋深加固10
水泥架杆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杆路的载荷、架杆处的土壤性质、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等因素,其长度主要有6m、8m和10m三种,应根据地形条件合理安排,同时也可以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但必须注意两种线路之间的距离。电杆的埋深同样要考虑到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通常8m杆一般采用深挖1.3m的圆形杆坑深埋,10m杆埋深1.5m,终端杆、转角杆等大负荷重杆埋深1.6m,岩石处埋深0.8m,并采取水泥筒或垒石加固。2.架空杆路拉线在风、雨、雪等外界物质以及自身重力的干扰下,光缆线路的终端杆、跨越杆、角杆上会产生不平衡的张力,为了确保杆路的安全必须使外力尽可能保持平衡,此时就要在通信线路的水泥杆上装设拉线。拉线规格采用1mm×7mm×2.6mm镀锌纲绞线,地锚的埋深要达到150cm以上。在风力较大的地区,还要考虑防风装置,比如可以再各分段交界处和跨公路的杆路上采取双向顶头拉的方式进行加固,同时在直线杆上每隔几档加”人”字防风拉,并配合四方拉加固。通常拉线与杆路的夹角为45°,在地形受限制的情况下也不应该小于30°。3.传输线路光缆的敷设及吊线安装传输线路光缆敷设时一般采用光缆挂钩将其悬挂在光缆吊线上,通常用镀锌纲绞线作为光缆吊线,要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施工中必须确保光缆距离地面在6m以上,跨越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时,则距离地面不得小于7.5m。为了增强吊线的抗拉性能,转角杆可采用背向固定的形式。在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或者与其空间交叉时,两种线路间的垂直距离要符合规范要求,最小不得低于2m,同时注意采用必要的措施防止飞线。10
4.设置接地保护通信传输线路与电力传输线路一样,都必须设置接地保护,以免在雷雨天气发生意外事故。在架空线路中,可以利用拉线进行接地保护,即将其中一根拉线的一端压入水泥杆拉线抱箍内并用螺母紧固在拉线抱箍的栓钉上,另一端高出杆顶10cm,并用3mm镀锌钢线将其固定在线路架杆上。三、通信传输线路质量1.传输线路质量存在的问题(1)缺乏可供参考的电缆工程规范标准。目前已经有大量的铅缆被拆除,而广泛采用光缆和全塑电缆,这种改变使以往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规划,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迄今为止,尚未出台电缆工程验收及施工标准和规范,没有制定相关的验收和施工规程,造成无法正常实施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监督员做不到有法可依,这样在工作过程中就会陷入一种被动的局面。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往往又会产生一些意见上的分歧。因为没有10
相关的规范、规程,而缺乏可供参考的依据。例如针对电缆的曲率半径问题,双方常常在意见上不一致。还有,我们仅仅是按照常规进行热收缩管的夹条安装,采用充电型电缆的技术,但却不进行充气。同时采用非充气型的热缩套管做接头的封合,但时间一长,就会有金属拉链与热缩套管边筋不吻合的现象发生,若稍微加热链部,就会造成金属链的紧缩,接头出现潮湿。尽管厂家采取了种种措施进行改善,但还是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只能通过改进施工技术来解决。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决定应该在接头下部放置非充气型热缩管的拉链,同时又进一步改进封合程序,先将拉链两侧进行烘烤,在陆续烘烤其他部位,换言之,就是将热缩管收缩时的拉力方向改变,将因为收缩而使金属拉链部位产生的拉力最大程度的降低。通过反复多次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有人发出这样的质疑,将安装位置和操作程序进行如此变化,无章可循,没有充足的证据。(2)缺乏足够的质量监管力度。作为一名合格的质量监管人员,进行严格的执法,是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质。但有一些监管人员,在工作上玩忽职守,质量监管不到位,因为怕得罪人,而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仅仅是走过场。很多领导既希望通过工程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回报,又希望工程能够安全、高效,但结果却往往是背道而驰。很多质监人员监管工作不认真,为了迎合领导,讨领导的欢心,不顾工程质量,缺乏足够的监管力度,在工作中报喜不报忧,这种工作作风,根本无法保证通信线路的质量。10
(3)质监人员素质缺乏专业知识。质量管理水平,对线路的质量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命脉。所以通信行业质监人员的素质,和企业的兴衰存亡及线路的质量问题息息相关。而一些质监人员因为对外观和线路质量不能进行正确的区分,造成了工程上的巨大失误,给通信企业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例如对于挂墙电缆曲率半径而言,偏大的曲率半径是外观问题,偏小的曲率半径是质量问题,对于外观上,很多操作规程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偏小或偏大的中间支撑距离都是外观问题,而采用小一号的螺钉用于终端支撑则是质量问题。但因为很多工程质监人员没有掌握专业的知识,素质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对质量问题和外观问题很好的进行把握,常常出现一些判断上的失误,为工程质量隐患埋下了伏笔。2.相应的解决措施(1)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质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有关部门指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对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熟悉和掌握。缆线施工质量监督是一项具体的工作,有着实质性的内容,必须有明确规定。应依据验收规程和施工操作规程,来完成线路工程施工验收工作。针对非充气型热缩管的拉链方向置问题,为了对结果准确把握,需要进行反复多次试验,在施工实践过程中,监理、施工、设计、工程管理部要共同参与,共同制定一些地方性规定,来进行工程的验收结算和施工操作。最后在建设单位的认可下,将此作为依据进行验收、质量监督和施工操作。10
(2)提高质量监管力度。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应进一步提高监管力度,对顺利实施线路工程建设作出保障。质量监管人员应该对各项规章制度理解和掌握,熟悉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做好监督工作,全面实施各项监督操作规程。若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则应该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处理,对于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线路工程质量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杜绝敷衍了事、做表面文章。(3)提高质监水平。作为一名合格的质监人员,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知识及素质水平,能够准确区分质量问题和外观问题,以使工程的各项要求达标。在实际监管的过程中,质监人员应该对项目质量的特殊性予以明确,同时熟悉和了解工程实体的经济性、安全性、适用程度、寿命和理化性能等一系列相关内容。操作时依据外观及质量要求,按照规格标准执行,使外观要求、规格和质量能够与现实需求相符合。质量监管人员必须掌握过硬的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质监水平质量,在工作中决不能麻痹大意,为线路工程质量做出保障。如装置不牢固、跨越高度不够、钢索挂大电缆、电缆A、B端颠10
倒等等,都属于质量问题,而分线盒装置不正,则属于外观问题。一个称职的质监员,不仅仅能对工程施工的外观问题和质量问题进行正确的区分,还要能够甄别规格标准不符所体现的究竟是外观问题还是质量问题,若区分的不准确,就不能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处理,严重的会误导工程施工,给通信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质监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分寸,若操作规程中过分强调外观需求,则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质量监督工作应该紧跟形势,为飞速发展的通信建设做好支撑和服务工作。质监人员应该在质量管理上下工夫,而不要纠缠于一些枝节问题,这是衡量质监员自身素质的标准。四、结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网络通信的普遍需求,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程人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要结合城乡规划的进展进行合理的建设。此外,设计与施工的工序等要制图存档,以便日后的参考和维修。同时要严格把好缆线的施工质量关,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质监人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在工作中提高监管力度,有效控制传输线路质量,为保证通信工程质量,顺利实施传输线路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参考文献1.魏凡卜,魏志斌.浅谈确保通信线路安全运行的对策[J].黑龙10
江科技信息,2011(10).2.苏涛,刘磊.通信线路工程的施工方案[J].信息通信,2011(1).冯铁成3.浅议传输线路质量问题[J].化工之友,2007(09)作者简介:金明良(1974.12出生)、男、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浙江海盐)、现任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部门经理职务、工程师职称、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通信线路设计与通信基站维护)。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家标准:gb 50665-2011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 dl/t 5092-1999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含条文说明)
- dl/t 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含条文说明)
- 高速铁路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方法
- dl t 5217-2005 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 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
- 线路设计不合理屡烧N2-405型变频器
-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要点
- 南方电网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评审修改稿)(0508)
- 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无线调频话筒
- 长沙旅游巴士线路设计探析
-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orcad通信电子线路设计自动化实验报告
- 关于手术室的电气线路设计与安装
- avr基本硬件线路设计与分析
-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高频信号发生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