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50 KB
- 2022-05-11 18:34:1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电子线路设计报告固定式三端稳压器姓名:杨名想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学号:20086036指导老师:谢铁强
目录绪论1:原理图设计1)原理图设计步骤2)原理图2:单元电路原理3:PCB板的制作4:心得体会5:参考文献附图:电路原理图
绪论随着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电子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电子设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他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使得电源以轻、薄、小和高校为发展方向。传统的晶体管串联可调稳压电源是连续控制的线性稳压电源。这种电源的技术比较成熟,并且有大量的集成化的线性稳压电源模块,具有稳定性能好、输出纹波电压小、使用可靠等优点。但通常须与体积大且笨重的工频变压器和滤波器。由于晶体管工作在线性工作状态,为了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其集电极发射极之间必须承受较大的压降,导致调整管功耗较大,电源效率很低,一般为45%左右。另外由于调整管消耗较大的功率,所以需要采用大功率调整管并占有体积很大的散热器,很难满足现代电子设备的要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宇航局以小型化、重量轻为目标,伟大在火箭开发了开关电源。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开关电源因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性能稳定等有点而逐渐取代了传统技术制造的连续工作电源,并广泛运用于电子整机与设备中。
到本世纪,我国通信、信息、家电和国防领域的电源普遍采用高频开关电源,相控电源被逐渐淘汰。国内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基本起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导初。当时引进的一些开关电源技术在高等院校和一些科研院所停留在试验开发和教学阶段。八十年代中期开关电源产品开始推广和应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关电源的特点是采用20KHz,脉宽调制(PWM)技术,效率可达65%~70%。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开关电源技术有了重大进步和突破。新型功率器件的开发促进了开关电源的高频化,功率MOSFET和IGBT可使中小型开关电源工作平率达400KHz,(AC/DC)或1MHz(DC/DC),软开关技术使高频开关电源的实现有了可能,它不仅可以减少开关电源的体积和质量,而且提高了开关电源的效率,现在国产的6KW通信开关电源,采用软开关技术,效率可达93%;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专用芯片的生产,不仅使得电源电路大幅简化,而且是电源的动态性能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有源功率因素的校正技术(APFC)的开发,提高了AC/DC开关电源的功率因素,既治理了电网的谐波污染,又提高了开关电源的整体效率。新型半导体器件的开发是开关电源技术进步的龙头,高性能碳化硅半导体器件一旦研制成功,对于开关电源技术的影响将是革命性的。此外,平面变压器、压电变压器及新型电容器等元件的发展,也将对电源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集成化是开关嗲家园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控制电路的集成、驱动电路的集成以及电路的集成,最后达到整机的集成化生产。集成化和模块化减少了瓦外部连线和焊接,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缩小了电源的体积,缉拿清了电源质量。目前,DC/DC快关电源的功率密度可达到120W/in3。
总之,高效化、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以及高可靠性是大势所趋,也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1.原理图设计1)设计步骤1)进入ProtelDXP,创建一个工程文件,选择菜单File/New命令,双击框中原理图服务器(SchematicDocument)图标,建立原理图设计文档,进入原理图设计界面。(2)在设计管理器中选择BrowseSCH页面,在Browse区域中的下拉框中选择Library,然后单击ADD/Remove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寻找Protel99SE子目录,在该目录中选择Library\SCH路径,在元件库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元件库,MiscellaneousDevicesDdb,ProtelDos库等,单击ADD按钮,即把元件库增加到元件库管理器中。(3)根据实际电路的需要,到元件库中找出所需的元件,然后用元件管理器的Place按钮将元件放置在工作平面上,按Space旋转元件位置,再用电器线将个元件连接好同时对元件进行编号、封装和设定。(4)选择菜单Tool/REC对画好的电路原理图进行电气规则检查。如果有错误,根据错误情况进行改正。2)原理图①输入模块图1输入电路
电路中PE为保护地,F1是保险管,C1,C2,EMIfilter构成了输入滤波电路以滤除电网中尖峰电压和谐波。DA,DB是肖特基二极管,当输入电压超过设计值时肖特基二极管将会反向导通,过大的电流将会是保险管F1烧断而保护电路。温敏电阻RT则是为了减小浪涌电流,常温时阻值约为6~12Ω,加热后阻值只有0.5~1Ω。整流桥后的滤波电容在上电的一瞬间将要吸收大量能量而使得电路出现巨大浪涌电流,滤波电容越大浪涌电流越大,因而在保证电容够用的前提下,滤波电容尽量去较小的容量。其取值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②输出模块图2输出电路原理图为了得到更好的电压特性,采用单层双组的方式对输出进行供电,经过D11,D12整流在经过T3和C14滤除纹波电压和C滤除尖峰电压后输出。为了保护好电源和用电设备,在电路的输出级上加上了过电压和过电流保护电路。Rcs和Qs构成了过电流保护电路,当时三极管将导通并把集成芯片的引脚1强拉为低电平,从而使得集成芯片停止工作。过电压时也是通过Qv1使得电路过电流使得集成芯片停止工作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1.单元电路原理电路的功能是将95~246V的交流电压转变为36V的直流,功率为60W。整个电路由输入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变压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输出保护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和集成电路供电电路构成。输入滤波电路时将公共电网的电源进行滤波。由于公共电网电压存在谐波和由于其他用电设备的启动和停止将会在电网上形成尖峰电压或其他干扰以及来自于电磁波的干扰,需要先进性滤波以得到合乎要求交流电源。滤波后得到的仍为交流,为了得到直流电压需要进行整流,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纹波电压过大,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因此还要滤波,使得纹波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要将较高直流电压转变为较低的直流电压,要变压器和开关电路。通过频率较高的开关电路将初级线圈能量转化为磁场能量在转变为次级线圈的高频交流,整流滤波后即可以供给用电设备了。开关电路有开关管和开关信号构成。
开关信号由集成芯片提供。通过对输出进行采样调整开关管的占空比以使输出电压达到基本稳定。集成芯片的工作频率有外界RC电路提供。当然,集成电路需要供电。在电源启动以前,集成电路由较高直流电路经分压后供电,电源启动后由变压器的采样线圈进行供电,在为集成电路提供电源的同时可以连接到反馈端,将输出电压反馈到控制芯片以调节开关管的占空比从而使得输出电压维持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最后,为了给用电设备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电源,在输出端加入了过电流、过电压保护电路。在出现过电压或者过电流后会使得集成芯片部分停止工作,电源也将停止工作,在故障消除后电路能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电源和用电设备都将得到保护。A.稳压电源的组成框图B.整流与稳压过程
1).电源变压器2).整流电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如下图所示
3).滤波电路4).稳压电路
线圈计算磁芯选用MPP环形磁芯,尺寸为1.5in,38mm。一次电感最小值为为防止磁饱和所需气隙为最近近的磁芯气隙为100mH/1000匝;一次绕组最大匝数为次级线圈匝数为1.PCB板的制作
利用原理图设计工具绘制原理图,并且生成对应的网络表。当然,有些特殊情况下,如电路板比较简单,已经有了网络表等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原理图的设计,直接进入PCB设计系统,在PCB设计系统中,可以直接取用零件封装,人工生成网络表。手工更改网络表将一些元件的固定用脚等原理图上没有的焊盘定义到与它相通的网络上,没任何物理连接的可定义到地或保护地等。将一些原理图和PCB封装库中引脚名称不一致的器件引脚名称改成和PCB封装库中的一致,特别是二、三极管等。1)PCB板的绘制一般步骤①选择菜单File/New命令,点击击框中PCB设计服务器(PCBDocument)图标,建立PCB设计文档,进入PCB设计界面。②选择菜单Design/Add/RemoveLibrary,在“添加/删除元件库”对话框中选取所有元件所对应的元件封装库,PCBFootprint。③布线规则是设置布线的各个规范:通过Design—Rules进行设置走线之间的间距、走线层面和方向、过孔形状和大小、走线线宽度等a.双面板制作b.VCC和GND线宽为1.2mm,c.其它走线宽度为0.8mm。d.过孔为外径2mm,内径为0.8mm。④选择菜单Design/LoadNets,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Browse按钮,再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电路原理图设计生成的网络表.net文件,如果没有错误,单击Execute,也可在Sch原理图菜单Design—UpdatePCB进行,如果出现错误提示,必须更改错误。⑤调整元件封装,合理布局。ProtelDXP既可以进行自动布线也可以进行手工布线,但是一般要手工布线,那样才能符合特定要求以及避免一些电器规则出错⑥最后做一次电器规则检查Tools工具—DEC如果有错误则必须更改好,直到最终的PCB板完整做好。2)PCB制作过程PCB制作流程①放置变压器或者电感;②布置功率开关管电流回路;③不知输出整流器电流环路;④把控制电路与交流功率电路连接;⑤布置输入环路和输入滤波器;⑥布置输出负载环路、输出滤波器和保护电路。另外就是把PCB尽量敷铜,为了将空白区域填满,可以把电源线和地线加粗。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改善变换器散热条件;第二,大面积的铜可以捕获射频能量,并通过涡流方式耗散。当然,电源通常是安排到最后来放置的,所以放置空间很小,位置也不够理想,所以有时候没有必要严格按照上面的步骤来设计PCB,而是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做出最好的设计。
4.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在变压器磁芯的绕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并很好的解决了。即是反激电源的反向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输出电压越低则变压器匝数比越大,变压器漏感越大,开关管承受电压越高,有可能击穿开关管、吸收电路消耗功率越大,有可能使吸收回路功率器件永久失效(特别是采用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的电路)。在设计低压输出小功率反激电源的优化过程中必须小心处理,其处理方法有几个:需要在这里特别指出:由于反激电源的特点也比较适合设计成高压电源,而高压电源变压器一般工作在断续模式,高压电源输出需要采用高耐压的整流二极管。由于制造工艺特点,高反压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长,速度低,在电流连续状态,二极管是在有正向偏压时恢复,反向恢复时的能量损耗非常大,不利于变换器性能的提高,轻则降低转换效率,整流管严重发热,重则甚至烧毁整流管。由于在断续模式下,二极管是在零偏压情况下反向偏置,损耗可以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所以高压电源工作在断续模式,并且工作频率不能太高。还有,通过这次设计我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很多。以前只注重了理论学习,没有关注实践,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动手能力一直很差。比如在此之前的数电实验,我总是很快设计出了电路,可接下来的连线总是得不到理论得到的结果。有一次别的同学按我的电路图都连线成功了可我还没有成功,这充分体现出了理论和实际的脱节。而这次设计,弥补了我这个弱势,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增加了自信。通过这次的实验,理解了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夯实了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最后,特别感谢这次设计的指导老师和帮助过我的同学!5.参考文献(1)邱关源.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百度知道(3)豆丁网
附图:电路原理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通电子线路设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lc振荡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毕业设计.doc
- 羌族风情游线路设计书
- 输电线路论文防雷论文:浅析输电线路设计与运行中的防雷措施
- 毕业论文 信通电子线路设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lc振荡器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设计.doc
- 毕设论文 53kv格塘架空送电线路设计.doc
- 53kv格塘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本科毕业设计.doc
- 架空线路设计安装标准
- 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 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上机实验指导书
- 典型家居电气线路设计、安装及检修(终)解读
- 国标-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 轻轨线路设计及其建成后影响-问题数模论文(1)_毕业论文.doc
- 35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毕业设计
- opgwadss光缆线路设计_大学论文.doc
- 无轨电车线路设计
- 毕业论文-合肥公交线路设计论文最短路径论文.doc
- 电子线路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 轻轨线路设计及其建成后影响-问题数模论文_毕业论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