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00 KB
  • 2022-05-11 18:35:50 发布

环境工程垃圾收集线路设计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垃圾成分现状概述根据校园垃圾特点,可把垃圾分成三类。可回收垃圾分为:纸类、金属(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塑料(各种饮料瓶等)、废旧作业本、报纸、厨余垃圾等;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是指瓜果皮核、杂草。烟蒂。尘土、纸巾等;有害垃圾分为:废电池、废日光灯、实验室的一些废物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贮存容器大小适当,需满足各种卫生条件要求,并要求使用操作方便美观,价格便宜。1容器类型国内目前各城市使用的容器规格不一。对于居民家庭,通常有家庭资本随意性容器;对于街道贮存,常见的有供行人丢弃废纸、果壳、烟蒂等物的固定式垃圾桶等;本设计采用耐腐和不易燃材料制造的分类收集垃圾桶、圆筒形塑料垃圾桶和ZTPC塑料环保垃圾桶。2存放地点学生宿舍每层固定位置分布塑料环保垃圾桶(每层3个圆筒形垃圾桶;寝室楼外大门处设置1个ZTPC塑料环保垃圾桶)。教师公寓住宅区贮存家庭垃圾的垃圾桶集中在中间靠近住宅区,方便居民,又要靠近马路,便于分类收集和装车(每栋入口)。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每层固定位置设置垃圾桶(每层2~3个圆筒形塑料垃圾桶),道路两旁、食堂周围和体育场附近设置分类收集垃圾桶。3设置容器数量容器设置数量对费用影响很大,应根据事先规划和估算合理设置容器数量。本设计对这个问题考虑不太周全,考虑实际需要量共设计了个垃圾桶。.垃圾中转站设置(1)位置的选择按照《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的选址要求,在考虑蔡家关校区的总体、交通、教学生活区分布等因素,使中转站的运营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生活,规划本课程设计中将中转站设置在校园的北面,即长坡路上段。此处交通方便,且不易对附近地区产生较大的污染。(2)设计规模根据《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所推荐的垃圾转运量的计算公式14 Q=δnq/1000式中Q——中转站的日转运量(t/d);n——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人·d),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无当地资料时,垃圾人均日产量可采用1.0~1.2kg/人·dδ——垃圾产量变化系数。按当地实际资料采用,如无资料时,δ值可采用1.3~1.4。本设计中n=20000,q=1.200,δ=1.3,带入公式计算得中转站的日转运量Q=31.2t。其小于小型转运站的最大限值150t/t。故整个蔡家关校区只需设置一个垃圾中转站即可满足要求。中转站用地面积按相关标准执行,即转运量为150t/t时,用地面积为2000~1500m2,附属建筑面积100m2。本设计中由于日转运量远小于150t,故占地面积可适当减小以节约用地和减少投资及维护费用,综合考虑后取其用地面积为500m2,附属建筑物面积为50m2。(3)垃圾中转站的类型国内外生活垃圾中转站形式多种多样,有直接转运式、推入装箱式和压实装箱式等。其主要区别在于站内中专垃圾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处理效果(减容压实程度)不同。经过对各类型中转站的原理、特点和蔡家关校区垃圾量等的综合分析,本设计的垃圾中转站选用直接转运式。即垃圾收集后由小型收集车运到中转站,直接将垃圾卸入容积为60~80m2的大型垃圾运输车的拖斗。由牵引车拖带进行运输;运输途中,用篷布覆盖敞顶集装箱,避免垃圾飞扬。该形式中转站的主要特点是工艺流程简单,几乎没有专用中转垃圾处理设备,投资少,运营管理费低,但中转垃圾过程中,对垃圾未做减容、压缩处理,导致站内垃圾运输车(集装箱)容积很大,且未能实现完全封闭化中转作业。但是,这样可以减少因压实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等废水,从而减少处理成本和水污染,进而保护好雅河。1.校园垃圾产生量的预计按照规划年限,该校园各年的垃圾产生量如表1所示。14 校园垃圾产生量的预计表1:年份人口/人人均垃圾产量/[kg/人·d]日产量/(t/d)年产量/(t/a)累计/万吨2008400000.9036.0013140.001.312009403200.9136.7013392.302.652010406420.9237.4013647.604.022011409770.9338.1013909.605.412012412950.9539.2014319.006.842013416260.9338.7014129.908.252014419590.9238.6014089.809.662015422940.9138.5014048.0011.072016426330.9038.4014004.9012.472017429740.8938.2013960.1013.862018433170.8838.1013913.4015.262019436640.8738.0013865.5016.642020440140.8637.9013816.0018.022021443660.8537.7013764.6019.402022447210.8437.6013711.5020.772.校园垃圾收集工程规模根据表1的垃圾产量预测表,我们可以看出,现状垃圾日产量36.00吨,2008年年产量达1.31万吨。近期以2012年看,年产量为1.43万吨,且从2008年计算,累计的垃圾产量已达到6.84万吨。按照上述设计安排,估计校园年垃圾产量2012年达最大值,之后产量成下降趋势。而本设计是校园每日的垃圾产量情况制定合理的垃圾清运路线,并根据2008-2022年15年年垃圾产量和总的垃圾产量,设计校园总的垃圾填埋规模。3.垃圾收集系统(1)垃圾收集总体原则本设计坚持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三大原则,其中“资源化”是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一是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利用,二是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无害化”14 是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同时还应结合坚持设计“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做到“垃圾收集的零污染”的要求。(2)垃圾收集模式根据对校园的实际情况和现场调查,目前校园垃圾的收集方式主要是在产垃圾的建筑和单位定点放置垃圾桶,收集所在区域的垃圾,并在交通道路上也放置垃圾桶,然后垃圾车按照现制定的收集线路深入每个教学楼、宿舍楼和居民区进行收集清运。最后再由垃圾车将所收集的垃圾运至垃圾堆场进行最后处置。此收集模式是目前国内多采用的收集方式,因此本课程设计主要是从合理的收集线路着手,仍采用目前所使用的垃圾收集模式。其收集模式如图2所示。校园垃圾收运系统简图2小垃圾箱环卫工人生活垃圾定点大垃圾桶垃圾车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环卫工人地面垃圾4.校园垃圾收运情况首先,对常用生活垃圾的五个收集阶段进行了解:第一阶段垃圾发生源到垃圾桶的过程,这里的收集又分为分类收集和混合收集两种。第二阶段垃圾的清除,我国统一由环卫工人将垃圾箱内的垃圾装入垃圾车内。第三阶段垃圾车按收集路线将垃圾桶中垃圾进行收集。14 第四阶段垃圾车装满后运输至垃圾堆场或转运站,一般由垃圾车完成。第五阶段垃圾再由转运站运送至最终处置场,或填埋场。因此根据理论学习和现场考察,对于学校的垃圾收运主要包括一下三个阶段:一是垃圾的贮运。此阶段是产生垃圾人或集体将垃圾运至垃圾桶或垃圾堆的运送过程,主要由垃圾产生人完成,本设计不对此讨论。二是垃圾的收集和清运。主要是由环卫工人手动收集,后用垃圾车依次将垃圾桶或垃圾堆的垃圾按照一定的收集线路进行收集和压实,并运至垃圾中转站或直接运至垃圾填埋场。三是垃圾的最后处置。本过程主要是将垃圾中转站的垃圾转运至最终的填埋场进行垃圾最终的处理。而其中对垃圾桶的收集采用固定容器系统,示意图如下图3。固定容器系统示意图35.校园垃圾收集方式校园以垃圾袋个人和集体收集垃圾,再集中到就近的垃圾桶的垃圾收集方式为主。主要街道和商业区、住宅区设置垃圾桶,并实行定时定点收集。考虑到校园垃圾收集方式垃圾桶和垃圾清运车,并在条件适宜时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以提高垃圾收集和分类回收的效率。6.校园生活垃圾的大体分布经过校园实地考察和现有的校园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路线,路线设计的理想目标是垃圾运输成本最低,即荷载运输路线最短,运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小,但在实际运行中很难去满足。14 因此结合校园实际垃圾产生情况,制定合理的校园垃圾清运路线。校园垃圾产生区域的情况大致如图3所示。7.垃圾收集路线的设计按照课程设计要求及上述图3的校园垃圾产生情况,通过比较不同路段生活垃圾收集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每个区域垃圾产生的大致情况,本课程设计校园有垃圾车3辆,分别停靠在校园北门、南苑大门和沁苑学生公寓。设计的校园垃圾收集路线大致如下:一台车从北门出发,沿校医院→水电楼→电气信息楼→仿真楼→地学楼→西苑学生公寓→西苑食堂→中心体育场→大学路→接待中心→老教师公寓→出北门运输到垃圾填埋厂;一台车从南大门出发,沿南苑学生公寓→大学路→南体育场→逸夫楼→理科楼→欣苑学生公寓→篮球场→行政楼→信息技术楼→图书馆→体育馆→驾校→出北门运输到垃圾填埋厂;一台车从沁苑学生公寓出发,沿沁苑学生公寓→化生楼→机械楼→护理学院文科楼→东苑学生公寓→经管楼→SOGO广场→云锦小区→云林小区→出北门运输到垃圾填埋厂。具体路线和沿途垃圾桶分布情况请见设计书所带的校园垃圾收集线路设计图。附校园大体方位图如下图4:校园方位图4:三.其他收集方式和设计小结1.其他特殊垃圾的收集14 校园建筑垃圾,应该有施工单位按环卫部门制定地点和要求进行运输和倾倒,严禁随意倾倒,经协商后可以运至垃圾处理场作为填埋覆盖材料,且接受环卫部门的监督。校医院垃圾等危险垃圾,以及学校食堂的剩余饭菜等液体垃圾,必须拿出来特殊化运输和处理。校医院垃圾无论远近期都必须有其本身单位自行进行焚烧,并安全处置;附校园垃圾总体收集系统流程示意图5。2.校园垃圾收集路线设计小结校园生活垃圾的收集应和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一样,贯彻落实我国政府制定的图5校园垃圾收集系统流程示意回收部分废弃可拾荒者分拣回收物(纸张、部分废弃可金属、塑料等)回收物各类生活物品产垃圾桶垃圾车垃圾中转垃圾场最(穿着、饮食生等容器收集运输终填埋、寝具等)者教学楼、商业区、住宅区等垃圾源头垃圾“上游”垃圾“中游”垃圾“下游”医院食堂等特殊垃圾焚烧或特殊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支援相互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但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4 。校园垃圾手的的发展目标应该和校园整体建设一起向前进步和发展,并扼要归纳为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垃圾收集目标。为更好完成本校园垃圾收集的发展目标,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好工作:(1)垃圾分类处置是指建立在校园垃圾分类收集基础上的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该系统比目前的混合收集、运输、处理系统效率高、效果好。目前迟分类收集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和地区进行了试点,且受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校园垃圾收集系统中,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设施和方案,以便减少校园垃圾产量。(2)垃圾上游减量这里指的是垃圾已经产生,但尚未进入收集、运输、处理系统之前,我们应该把部分废弃物如纸张、玻璃、塑料、金属等回收利用到废旧物品回收部门,以实现校园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再生利用。“上游减量”是一项潜力大、效果好的措施。根据我国城市的调查,其城市垃圾中通过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垃圾减量11%以上。而根据有关文件显示,城市垃圾量的年增长率为约7%,所以仅此一项措施我们就可能实现生活垃圾产量的负增长。因此在校园里,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如此,将废旧丢弃物质予以回收,并建立数量足够、方便、高效的回收网络,以满足校园生活垃圾产量的负增长。(3)垃圾源头减量化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其理想期望值是校园生活垃圾的零排放,以获得垃圾问题的根本解决。但这只是理想的结果,鉴于此,我们可以在校园中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活动,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尽量从源头避免垃圾量的产生。(4)垃圾最终处置最后的垃圾,再次根据其垃圾特性实行最终处置。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校园垃圾最终的处置是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压实填埋,从此完成了比较完善的、合理的校园垃圾收集线路和收集系统。设计结语校园垃圾的分类收集可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利用和采用优化收集14 线路是校园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高效校园垃圾的收集线路,在减少垃圾带来的污染的同时,也提高了垃圾收集的效率。本课程设计就我校的垃圾清理线路做了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但在实际操作和收集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反馈系统,实现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和收集路线的动态分配,以减少车辆资源的浪费,这对校园今后的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也是建设一个节约型、综合型、和谐型的校园的重大体现。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收获颇丰。参考文献:1)芈振明等编,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宁平等编,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蒋展鹏主编,环境工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互联网及图书馆中的相关文献。14